歉岁隆冬水不冰,铃斋谁与破愁城。
缤纷忽作纤腰舞,照曜俄添老眼明。
玉不坚牢终可贵,花非剪刻自然成。
大田来岁应多稼,看取仓箱处处盈。
歉岁隆冬水不冰,铃斋谁与破愁城。
缤纷忽作纤腰舞,照曜俄添老眼明。
玉不坚牢终可贵,花非剪刻自然成。
大田来岁应多稼,看取仓箱处处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燮所作的《大雪与俞少卿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歉收年份隆冬时节的景象,尽管水未曾结冰,但诗人的心境却因友人俞少卿的到来而有所改变。"铃斋"可能指的是书斋或官署,诗人独自在此,愁绪满怀,但朋友的到来如同一股暖流,使他暂时忘却了忧愁。
"缤纷忽作纤腰舞"运用了比喻,将雪花飘落比作女子曼妙的舞姿,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雪纷飞的场景,同时也带给人片刻的愉悦。"照曜俄添老眼明"则表达了诗人因欣赏这美景而眼前一亮,心情为之开朗。
"玉不坚牢终可贵,花非剪刻自然成"这两句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即使生活不如意,也有其珍贵之处,就像自然形成的玉石和未经雕琢的花朵一样。最后,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预言来年丰收,"大田来岁应多稼,看取仓箱处处盈",预示着丰饶的景象,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垂弧纪节,正尧天日永,蓂飞双绿。
岳渎钟灵来瑞世,孕出精神冰玉。
九曲溪山,一船烟雨,物外谁拘束。
钓头香饵,只愁牵动周卜。
好是红藕池边,双房毓秀,瑞霭浮昆轴。
记得君家流庆远,几见祥开陆续。
来岁花时,西湖十里,叶映恩袍绿。
竹林小阮,不妨傍借馀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