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骨老劲如松,柴米辛勤只自供。
每笑燃萁何太急,应怜舂粟不相容。
虽能有弟同斯乐,忍使在儿继此踪。
已约伯兄同卜筑,连墙投老愿相从。
先生骨老劲如松,柴米辛勤只自供。
每笑燃萁何太急,应怜舂粟不相容。
虽能有弟同斯乐,忍使在儿继此踪。
已约伯兄同卜筑,连墙投老愿相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先生,骨骼坚硬如松树,日常辛勤地种植柴米为生,只求自给自足。每当笑看那些急于求成的人,就感慨于世间对粮食的争夺,不忍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这种艰难的生活轨迹。诗中提到虽有弟兄共同享受这份平淡,但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与伯父一同筑巢,共筑围墙,以老迈之躯投身于自然之中,与世隔绝。
诗人通过对先生境遇的描写,表达了对清贫自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哲理和情趣,是一首蕴含深意的生活诗。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