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衣衔命下金銮,到处人倾执法冠。
瘴海烽烟臣节苦,文园休沐主恩难。
归装应折梅花去,关吏频将紫气看。
一榻羲皇清梦醒,依依红日近长安。
朱衣衔命下金銮,到处人倾执法冠。
瘴海烽烟臣节苦,文园休沐主恩难。
归装应折梅花去,关吏频将紫气看。
一榻羲皇清梦醒,依依红日近长安。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送赵太史还兰溪》描绘了赵太史奉命出行的场景。首句“朱衣衔命下金銮”形象地写出赵太史身着官服,肩负重任离开皇宫的情景。接着,“到处人倾执法冠”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期待公正执法的态度。
诗中通过“瘴海烽烟臣节苦”展现了赵太史在艰苦环境中坚守臣节的决心,暗示他将赴任的地方环境恶劣。然而,“文园休沐主恩难”又暗示了他在忙碌的公务中难以常享休息,主上的恩惠不易得。
“归装应折梅花去”以梅花寓指赵太史高洁的品格,暗示他即使在离别之际,也保持着高尚的节操。而“关吏频将紫气看”则借关吏对紫气的注目,象征赵太史的威望和吉祥。
最后两句“一榻羲皇清梦醒,依依红日近长安”,以羲皇时代比喻盛世,表达对赵太史出仕为国的赞美,同时借“红日近长安”寄寓他对赵太史此行前景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国家中心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扬了赵太史的忠诚与才干,又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陈生英敏非凡士,十龄妙契丹青理。
天机纵横若有神,笔端错落云烟起。
有时示我群牛图,潇然意兴移江湖。
东风一夜草新绿,青山四顾迷僮奴。
大牛昂藏似人立,小牛宛转群相集。
寝讹降饮各殊状,白日郊原常濈濈。
正逢天下销兵戈,放浪桃林乐意多。
溪边时共巢由饮,角上惟闻宁戚歌。
我昔童年曾作牧,一蓑烟雨吹横竹。
十年京国总茫然,对此踌蹰豁双目。
陈生陈生何太奇,戏笔已自殊常儿。
君不见秦相当年牛口下,此意悠悠谁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