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君画里汎扁舟,今夕披图数胜游。
水面青峰七十二,山腰黄橘几千头。
帆开远影江湖阔,天接中流日月浮。
试问虎溪桥外水,为谁烟浪下苏州。
看君画里汎扁舟,今夕披图数胜游。
水面青峰七十二,山腰黄橘几千头。
帆开远影江湖阔,天接中流日月浮。
试问虎溪桥外水,为谁烟浪下苏州。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陆深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山水画卷。诗中的“看君画里汎扁舟”一句,仿佛让我们置身于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中,乘着小舟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自由漂泊。接下来的“今夕披图数胜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中胜景的欣赏与向往。
“水面青峰七十二,山腰黄橘几千头”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画面的壮丽景色:青翠的山峰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犹如七十二座青峰屹立不倒;而山腰间,黄橘树成千上万,金黄色的果实挂满枝头,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帆开远影江湖阔,天接中流日月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画中之景的辽阔与壮观。帆船在广阔的江面上驶去,留下长长的影子;而天空与江面相接之处,太阳和月亮仿佛浮在水面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宏大与神秘,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最后,“试问虎溪桥外水,为谁烟浪下苏州”两句,以问句的形式,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更深远的思考。虎溪桥外的流水,是否只为某个人或某个故事而流淌?这不仅是对画中人物的疑问,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苏州的烟波浩渺,既是现实中的美景,也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或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广文诸生如乱麻,十有八九或起家。
幅巾藜杖最困者,樊上丈人须鬓华。
丈人闻道羲皇上,屈原庄周丈人行。
声名籍甚徒为耳,四海八荒莽跌宕。
扁舟布帆下赤壁,扬澜左蠡随所历。
颠风狂雨向昏黑,怒涛掀天奇兀硉,馋蛟駮兽纷腾突。
一苇无处所,数口仅生活。
行路难如此,一一为我说。
匡山野老坎壈人,读书空山三十春。
下泽款段何逡巡,丈夫穷达付造物,委琐龌龊不足论。
臭味略相似,邂逅即情亲。
江头一樽前,执手鼻酸辛。
秋风吹君唾珠玉,发函伸纸三过读,惜哉意气何刺促。
丈人行李何当来,得意江山醉金罍,富贵峥嵘亦悠哉。
君不见博陵马周新丰客,时无贞观老死无人识。
《樊上丈人歌》【宋·洪朋】广文诸生如乱麻,十有八九或起家。幅巾藜杖最困者,樊上丈人须鬓华。丈人闻道羲皇上,屈原庄周丈人行。声名籍甚徒为耳,四海八荒莽跌宕。扁舟布帆下赤壁,扬澜左蠡随所历。颠风狂雨向昏黑,怒涛掀天奇兀硉,馋蛟駮兽纷腾突。一苇无处所,数口仅生活。行路难如此,一一为我说。匡山野老坎壈人,读书空山三十春。下泽款段何逡巡,丈夫穷达付造物,委琐龌龊不足论。臭味略相似,邂逅即情亲。江头一樽前,执手鼻酸辛。秋风吹君唾珠玉,发函伸纸三过读,惜哉意气何刺促。丈人行李何当来,得意江山醉金罍,富贵峥嵘亦悠哉。君不见博陵马周新丰客,时无贞观老死无人识。
https://shici.929r.com/shici/CgGh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