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醭朝衣尘满靴,曾穿细仗对延和。
角巾久已寻初服,锦帐何须恋旧窝。
能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来多。
半生寂寂因迂阔,垂老方惊岁月蹉。
梅醭朝衣尘满靴,曾穿细仗对延和。
角巾久已寻初服,锦帐何须恋旧窝。
能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来多。
半生寂寂因迂阔,垂老方惊岁月蹉。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韵实之春日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衣物陈旧、书籍阅读等方面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梅醭朝衣尘满靴,曾穿细仗对延和。"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早晨起床后,发现自己的衣物已经布满了灰尘,而过去穿过的鞋子也已经破旧。这不仅是对物质陈旧的一种描写,更是时间流逝的无声见证。
"角巾久已寻初服,锦帐何须恋旧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他提到自己早已不再穿着过去的衣物,并且认为没有必要留恋那些已经陈旧不堪的东西。
"能读书人天下少," 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能够静心阅读的人才难寻的感慨。在那个时代,能够安心读书的人确实不多,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动荡。
"不如意事古来多。" 这句话则是对历史长河中不顺遂人愿之事的一种总结。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于生命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
"半生寂寂因迂阔,垂老方惊岁月蹉。"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沉默与孤独中度过的反思,以及到了晚年才突然意识到光阴似箭、时不再来的无奈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细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时代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