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聚远楼》
《聚远楼》全文
宋 / 单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井邑银山匝画屏,层檐飞翼入苍冥。

晓穿帘幕扶桑日,夜浸栏杆紫汉星。

春水涨来斜涧白,炉烟抹去半峰青。

无边光景归吟日,莫向樽前辨醉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聚远楼”的建筑及其周围环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与建筑艺术的独特审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楼阁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联“井邑银山匝画屏,层檐飞翼入苍冥”以“银山”形容远处的山峦,仿佛白银堆砌而成,而“画屏”则形象地描绘了聚远楼四周如画卷般展开的美景,层层叠叠的屋檐如同飞翔的翅膀,直入苍穹,展现出楼阁的雄伟与自然的壮丽。

颔联“晓穿帘幕扶桑日,夜浸栏杆紫汉星”进一步描绘了楼阁在不同时间下的景象。清晨时分,阳光透过帘幕,照亮了东方的太阳,夜晚则是在栏杆旁欣赏着银河中的星辰,一明一暗,对比鲜明,赋予了楼阁以时间的维度,让读者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

颈联“春水涨来斜涧白,炉烟抹去半峰青”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春天的溪流在斜坡上流淌,水色清澈,仿佛白练一般;而炉烟则轻拂过半山腰,将山峰染上一层淡淡的青色,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尾联“无边光景归吟日,莫向樽前辨醉醒”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在这样的美景中,无论是日间的吟咏还是夜晚的饮酒,都难以分辨是醉是醒,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陶醉与不舍。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与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建筑艺术的独到见解,以及他们对生活美学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单锡
朝代:宋

宋常州宜兴人,字君赐,一作君贶。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博贯群书,通阴阳图纬星历之学。累官知德兴县。苏轼爱其贤,以姊之女妻之,每至宜兴,即寓其家。
猜你喜欢

吴江赵令君特访我吴阊走笔得二绝句赠之·其二

姑苏七邑总骚然,唯有吴江耐熟眠。

不向西畴较收获,神明茂宰是丰年。

(0)

黄白仲以二十绝句见投答之得六首·其二

明海稽山两道民,转从词笔弄精神。

老夫自是前车辙,不二门中好立身。

(0)

李宗伯以四绝句慰余请告赋此奉酬且伸后约·其二

一书驰奏请林皋,旅病经时骨自高。

十月霜浓流潦降,怜君空赋广陵涛。

(0)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其二十四

四十金绯已叹迟,腰章一纪未全移。

莫言卿少年仍老,得老于今也不悲。

(0)

赵凡夫游太学太学师为赵丈汝师其父少参公凡夫之王父佥宪公同年也·其一

少年文采宋王孙,二水三山绕帝阍。

携得通家名刺在,不妨长揖叩龙门。

(0)

伯玉肖甫见过后即作书遣候明卿而殊苦一介之难因成二绝并寄明卿·其二

丹枫九月大江寒,欲结双鱼千万难。

何似只凭秋枕梦,泠然一夜度齐安。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