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有仙人,颜如皦日光。
蜿蜒御双龙,云气四飞扬。
朝游蓬莱山,暮归太微堂。
天命自流行,混沌居中央。
我为德充符,万物皆无伤。
窅然丧天下,乃能应帝王。
峨眉有仙人,颜如皦日光。
蜿蜒御双龙,云气四飞扬。
朝游蓬莱山,暮归太微堂。
天命自流行,混沌居中央。
我为德充符,万物皆无伤。
窅然丧天下,乃能应帝王。
这首诗《咏怀(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仙人形象,其容貌如同明亮的日光,乘着两条神龙在云间翱翔,朝向蓬莱山,夜晚则返回太微堂。这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宇宙秩序的尊重。
“峨眉有仙人,颜如皦日光。” 开篇即以峨眉山为背景,塑造了一位容颜如同日光般明亮的仙人形象,暗示其非凡的气质和超脱的境界。
“蜿蜒御双龙,云气四飞扬。” 描述了仙人驾驭两条神龙在云间自由飞翔的情景,展现了其超凡的能力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朝游蓬莱山,暮归太微堂。”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仙人的日常行踪,从蓬莱山开始一天的旅程,到夜晚返回太微堂结束一天的生活,体现了其生活的规律性和与宇宙节奏的共鸣。
“天命自流行,混沌居中央。” 这里表达了对宇宙自然法则的理解,认为天命自有其运行规律,而混沌(原始状态)则处于宇宙的中心,体现了对宇宙本源的思考。
“我为德充符,万物皆无伤。” 诗人自比为德行充盈之人,认为自己能够包容万物,不被外界事物所伤害,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和宽广的胸怀。
“窅然丧天下,乃能应帝王。”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不为权力所动的追求,即使在帝王面前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独立,展现出一种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宇宙自然的深刻理解,具有浓郁的道家哲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