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雨黄鹂静,春风暗蕊低。
极知来令节,未肯踏深泥。
狼藉桃无语,侵寻草满蹊。
还闻骑马客,踯躅向沙堤。
朝雨黄鹂静,春风暗蕊低。
极知来令节,未肯踏深泥。
狼藉桃无语,侵寻草满蹊。
还闻骑马客,踯躅向沙堤。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新年(其三)》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宁静画面。"朝雨黄鹂静",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雨后黄鹂鸟在湿润空气中悄然鸣叫的场景,显得格外静谧。"春风暗蕊低"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娇嫩欲滴。
"极知来令节"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锐感知,他知道春天已经来临。然而,"未肯踏深泥"则展现出黄鹂鸟的高洁,不愿轻易涉足污浊的泥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高和对世俗的疏离。
接下来的"狼藉桃无语,侵寻草满蹊"描绘了桃花零落,小径上杂草丛生的景象,寓示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最后,"还闻骑马客,踯躅向沙堤"以骑马客的形象收尾,他徘徊在沙堤上,似乎在寻找什么或回味着过往,增添了诗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静美,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