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任长洲县,扁舟兴有馀。
篷高时见月,棹稳不妨书。
雨碧芦枝亚,霜红蓼穗疏。
此行纡墨绶,不是为鲈鱼。
移任长洲县,扁舟兴有馀。
篷高时见月,棹稳不妨书。
雨碧芦枝亚,霜红蓼穗疏。
此行纡墨绶,不是为鲈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移任长洲县时的景象和心情。"扁舟兴有馀"表明诗人乘坐平底小船,带着一些闲暇的心情。"篷高时见月,棹稳不妨书"写出了夜晚在高篷的小船上赏月,并且因为小船稳固,所以可以安心地写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也透露了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
接着,"雨碧芦枝亚,霜红蓼穗疏"则是对长洲县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雨碧"和"霜红"分别形容在雨水和严霜后,芦苇和蓼草的颜色变化,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
最后,"此行纡墨绶,不是为鲈鱼"表达了诗人的写作初衷,这次旅行并非为了捕捉名贵的鲈鱼,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文学创作。这句话也反映出诗人对待生活和艺术的态度,强调了内心的追求和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且充满文学追求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忆昔学制锦,三岁慈溪水。
萋斐起飘风,知子独君子。
予自悠悠者,守默徂中野。
矫矫徵贤篇,强聒故不舍。
自余再来东,音书得屡通。
然而咫尺间,乃不睹仪容。
岂谓姚江深,岂谓四明远。
莫往亦莫来,悠思空缱绻。
归耕十二载,偃仰谢人徒。
种秫足春酝,兄弟时献酬。
念此桑榆欢,误随尘网收。
悬旌入于越,洒泪别沧洲。
昔为云中雁,飞鸣自相求。
今为完山鸟,翻飞各异洲。
不惜行者苦,常怀居者忧。
新坪罔露多,古洞岚烟浮。
狐兔傍人走,豺虎尝昼游。
保身在明哲,力穑乃有秋。
尚慎眠与食,庶以慰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