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秀野咏雪韵三首·其二》
《次秀野咏雪韵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一夜同云匝四山,晓来千里共漫漫。

不应琪树犹含冻,翻笑杨花许耐寒。

乘兴正须披鹤氅,瀹甘犹喜破龙团。

无端酒思催吟笔,却恐长鲸吸海乾。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大雪覆盖四山千里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雪景的独特魅力。首句“一夜同云匝四山”描绘了夜晚乌云密布,笼罩着四周山峦的情景,为接下来的大雪铺垫。接着,“晓来千里共漫漫”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清晨时分,千里大地被白雪覆盖的广阔景象,一个“漫漫”字,既表现了雪势之大,又营造出一种空旷辽远的意境。

“不应琪树犹含冻,翻笑杨花许耐寒。”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雪比作琼树上的冰晶,同时又以杨花(柳絮)的耐寒特性来反衬雪的寒冷,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也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乘兴正须披鹤氅,瀹甘犹喜破龙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欣赏雪景时的兴致与雅趣。鹤氅是古代文人常穿的轻便外衣,此处借指诗人穿着便装,轻松自在地欣赏雪景;“瀹甘”指的是烹茶,而“破龙团”则是指碾碎的龙井茶,这里暗示诗人不仅欣赏雪景,还享受着品茗的乐趣,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最后,“无端酒思催吟笔,却恐长鲸吸海乾。”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因酒意而生的创作冲动,担心自己的才思会被无尽的灵感消耗殆尽。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视。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五月午日泛甘滩

天色山光入艇凉,积潮横下白汤汤。

几行箫鼓临风急,一岸芙蓉趁雨香。

离乱难凭丝续命,飘零空借赋投湘。

春蒲碧艾年年绿,惭愧乡心鬓有霜。

(0)

登古冈城东山

兀立东城感慨存,萧萧遗垒望荒原。

河山不改空留恨,部曲无归莫返魂。

日暗树烟迷石涧,水摇云气照江门。

人生最苦轻离别,明月孤帆归远村。

(0)

赤花埠口

草色含烟雨未消,中流一舫去迢迢。

鱼迎晓日吹轻浪,鸟下平田啄短苗。

云气白时浮海市,酒帘红处拂溪桥。

十年踪迹多零落,笑向天涯问早朝。

(0)

余号越巢青萝山中有一峰以此名戏成口占

百尺青萝不可扳,为谁名字落空山。

似因宿世留丹穴,故向今生认玉环。

面目本来看石壁,梦魂从此恋松关。

他年若遂扁舟愿,定访仙踪到此间。

(0)

寄李子将

一归沧海独栖迟,吟入秋宵寄所思。

夜气半同初月上,岁寒先向老松知。

蛰龙自有腾身候,古镜宁无见面时。

情到极深词不易,撚须将断始成诗。

(0)

晚发二首·其一

风急扁舟渡海门,归帆高逐晚鸦喧。

雪痕满岸溪边月,叶罅藏灯树里村。

故土举头行渐近,禁城回首梦偏繁。

烛花空对雄心尽,世事浮沉谁与言。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