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青萝不可扳,为谁名字落空山。
似因宿世留丹穴,故向今生认玉环。
面目本来看石壁,梦魂从此恋松关。
他年若遂扁舟愿,定访仙踪到此间。
百尺青萝不可扳,为谁名字落空山。
似因宿世留丹穴,故向今生认玉环。
面目本来看石壁,梦魂从此恋松关。
他年若遂扁舟愿,定访仙踪到此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青萝山中一峰的深情赞美与向往。首句“百尺青萝不可扳”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山峰之高峻,暗示了攀登之不易,却也激发了探索的欲望。接着,“为谁名字落空山”一句,既是对山峰命名的疑问,也是对山中隐逸之美的赞叹,仿佛这山峰的名字是为它自己而存在,不为世人所知。
“似因宿世留丹穴,故向今生认玉环”运用了浪漫的想象,将山峰比作曾留在丹穴中的珍禽,又在今生与玉环相认,暗喻山峰之美如同珍贵的宝物,历经岁月仍能被人发现和欣赏。接下来,“面目本来看石壁,梦魂从此恋松关”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形态与氛围,仿佛它本身就刻在石壁上,连梦魂都因此而恋上松林的关隘,强调了山峰的独特魅力。
最后,“他年若遂扁舟愿,定访仙踪到此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有朝一日能乘着小舟,亲自探访这片仙境,再次感受山峰的神秘与美丽。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独特,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