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皎皎明月光》
《皎皎明月光》全文
清 / 柳是   形式: 古风

深林自微细,朗月出潺湲。

鸂鶒照人白,湿雾横空山。

明童拨水去,青女骑月还。

皎皎被玉服,冶质秋云端。

抒音自玄畅,岩桂何脩寒。

霓旌虽暂住,凤驷难久安。

瑶琴盘石上,泠泠清商弹。

从此离尘纷,悠悠云中鸾。

(0)
注释
深林:幽深的森林。
微细:微弱。
朗月:明亮的月亮。
潺湲:流水声。
鸂鶒:鸳鸯鸟。
白:白色。
湿雾:湿润的雾气。
横:弥漫。
明童:明亮的孩子。
青女:仙女。
玉服:洁白如玉的衣物。
冶质:娇艳。
玄畅:深远流畅。
岩桂:山桂。
脩寒:清冷。
霓旌:霓虹般的华盖。
凤驷:凤凰车。
难久安:难以长久安稳。
瑶琴:瑶制的琴。
泠泠:清脆。
清商:商调。
离尘纷:远离尘世纷扰。
悠悠:悠然。
云中鸾:云端的鸾鸟。
翻译
深深的森林中光线微弱,明亮的月亮从溪流中升起。
鸳鸯鸟的白色身影映照着人,湿润的雾气弥漫在群山之间。
明亮的孩子拨开水波离去,青衣仙女乘月而归。
她穿着洁白如玉的衣物,在秋天的云端显得娇艳。
声音自然深远流畅,岩桂在寒冷的秋夜更加清冷。
虽然霓虹般的华盖暂时停留,凤凰车却难以长久安稳。
在石上弹奏着瑶琴,清脆的商调在空中回荡。
从此远离尘世纷扰,我如同云端的鸾鸟悠然远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月夜的山林景象,融合了仙境与自然之美。开篇“深林自微细”、“朗月出潺湲”,便营造出一派超凡脱俗的氛围。月光如织,使得林间的鸂鶒鸟儿呈现出洁白的身影,湿雾弥漫,山峦被笼罩。

接着,“明童拨水去”、“青女骑月还”,则是仙境生活的一幕描绘。明童与青女,或许是仙童、仙女的代称,他们或在水边嬉戏,或乘月而归,展示了超脱尘世的轻松自如。

“皎皎被玉服”、“冶质秋云端”,这里的“皎皎”形容衣饰之美好,玉服象征着纯洁无暇。而“冶质秋云端”则是对仙女装饰的描写,使人联想到她们与天界相通,品格高雅。

诗中还有一处关键的转换,“抒音自玄畅”、“岩桂何脩寒”,这里的“抒音”可能指的是瑶琴的声音,而“岩桂”则是仙境中的景物。声音自如,岩桂清冷,这两句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

紧接着,“霓旌虽暂住”、“凤驷难久安”,诗人借用了“霓旌”和“凤驷”的意象来表达仙界的不易久留,凤凰这样的神鸟也难以在凡间停留。

最后,“瑶琴盘石上”、“泠泠清商弹”,诗人再次提及了瑶琴,这一次是在岩石之上,演奏出“泠泠”的清音和悠扬的商调。这里的音乐与山林相呼应,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通向仙界的境界。

全诗最后,“从此离尘纷”、“悠悠云中鸾”,则是对之前描绘的仙境生活的一种总结和升华。诗人表达了愿意离开尘世的纷扰,永远在云端与仙鸾为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以及仙界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凡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柳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宿州次韵刘泾

我欲归休瑟渐希,舞雩何日著春衣。

多情白发三千丈,无用苍皮四十围。

晚觉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贵有危机。

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华亭鹤自飞。

(0)

渔家傲·其二

疏雨才收淡泞天。微云绽处月婵娟。

寒雁一声人正远。添幽怨。那堪往事思量遍。

谁道绸缪两意坚。水萍风絮不相缘。

舞鉴鸾肠虚寸断。芳容变。好将憔悴教伊见。

(0)

浣溪沙·其四

昨日霜风入绛帷,曲房深院绣帘垂。

屏风几曲画生枝。

酒韵渐浓欢渐密,罗衣初试漏初迟。

已凉天气未寒时。

(0)

答岳鹏举

相别相逢不计春,眼前非旧亦非新。

声求色相皆邪妄,莫认无疑是昔人。

(0)

腊八日早漫成

簿书应接一身兼,减却新诗上笔尖。

愧我世无分寸补,为农忧有岁时占。

客因年近思家切,人到心閒饮水甜。

昨夜一番乡屋梦,寒梅香处短筇拈。

(0)

减字木兰花·其十六

有何不可。依旧一枚闲底我。饭饱茶香。

瞌睡之时便上床。百般经过。且喜青鞋踏不破。

小院低窗。桃李花开春昼长。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