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前韵赠唐君侣笙四首·其二》
《前韵赠唐君侣笙四首·其二》全文
清 / 祝廷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赏菊联吟时已过,消寒纵酒愿来无。

安排诗律工谁比,鞭辟文心静不芜。

慷慨悲歌亡国恨,淋漓痛饮仰天吁。

和诗无数笑余戆,日日挥毫赋琏瑚。

(0)
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艺术与历史的深刻感悟。首联“赏菊联吟时已过,消寒纵酒愿来无”描绘了时光流逝,往昔欢聚赏菊、联吟的美好场景已成过去,而今却无心再寻那份消寒饮酒的乐趣,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怀旧之情。

颔联“安排诗律工谁比,鞭辟文心静不芜”赞美友人唐君侣笙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与深邃,言其诗律之工巧无人能及,文思之细腻纯净,不杂芜杂之意。这里不仅赞赏了唐君的文学成就,也表达了对艺术追求纯净与深度的向往。

颈联“慷慨悲歌亡国恨,淋漓痛饮仰天吁”则转向历史与情感的深度挖掘。诗人以“慷慨悲歌”形容对历史中亡国之痛的感慨,通过“淋漓痛饮”表达内心的激愤与哀伤,同时“仰天吁”则是一种向天长叹的无奈与悲凉,展现了对历史命运的深深思考与情感共鸣。

尾联“和诗无数笑余戆,日日挥毫赋琏瑚”则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收尾,一方面肯定了与友人的交流互动丰富且充满智慧,另一方面也自嘲自己可能显得有些固执或鲁莽,但依然乐此不疲地每日挥毫泼墨,创作不辍。这种自我解嘲与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艺术与历史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祝廷华
朝代:清   字:丹卿   号:颜丞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猜你喜欢

周承德除养利州守即乞致仕

半百灯窗未放閒,一官初檄遂封还。

眼明秋水雏丹凤,身衣春云绣白鹇。

天地尘埃人世外,江山风月笑谈间。

迷途自讶为官在,两鬓年来己渐斑。

(0)

十月朔时和侄遗应时菊二本

冉冉秋英照酒卮,寂寥三径慰相思。

黄金殿远色仍近,绿野堂深香自随。

巳别登临来隔月,不知题品自何时。

案头菊谱名无数,犹是重阳第一枝。

(0)

题徐士元所藏夏太常竹

貌得高林数竿竹,春雨淋漓饱新沃。

娟娟净洗断尘埃,彷佛蓝田迸苍玉。

挂壁悠然坐独看,顿令六月生昼寒。

会贪馀荫遍寰宇,忽遣烦郁成欢娱。

竹里参差一拳石,相倚年年度朝夕。

冰霜不改岁寒心,老去孤臣抱忠赤。

太常写此遗君家,不是寻常桃李花。

邛枝剪掷澄潭下,回首风雷老龙化。

(0)

晚秋平远楼即景

半挞碧窗纱,凭栏趣转嘉。

雁声来别渚,秋色入谁家。

云去山容瘦,风来雨脚斜。

老僧谢尘鞅,坐对一篱花。

(0)

题市舶尚公册叶

木落江空万里秋,小亭诗酒共夷犹。

玉人何处携琴至,目断沙汀几点鸥。

(0)

腊日会黄姚安姊丈于楚雄万里天涯悲喜交集诗以述怀

相思有梦隔千里,相见无言对月明。

往事年来那可问,异乡身在亦堪惊。

彩云楼外箫声远,白发堂前舞袖轻。

欲向青樽话心曲,海天东望不胜情。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