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卜神》
《卜神》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通州三百里,茅苇也还无。

胡骑虎出没,山鼯鬼啸呼。

王阳怀畏道,阮籍泪穷途。

人物中兴骨,神明为国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én
sòng / wéntiānxiáng

tōngzhōusānbǎimáowěihái

chūméishānguǐxiào

wángyáng怀huáiwèidàoruǎnlèiqióng

rénzhōngxīngshénmíngwèiguó

翻译
通州三百里的土地上,连茅草苇子都难以见到。
胡人骑兵像猛虎般出没,山中的鼯鼠发出鬼魅般的叫声。
王阳(王阳明)心怀畏惧,阮籍在困厄的道路上涕泪横流。
期待英雄人物振兴国家,神明之力将护佑国家安定。
注释
三百里:形容地域广阔。
茅苇:泛指低矮的植物,象征荒凉景象。
胡骑:指外族骑兵,这里可能指入侵者。
山鼯:一种生活在山中的动物,叫声奇特。
王阳:指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以忧郁著称。
中兴骨:指能担当国家重任的杰出人物。
神明为国扶:寄托对神灵保佑国家安宁的期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通州三百里,茅苇也还无。”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片荒凉之感,茅苇未生,反映出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荒废。

“胡骑虎出没,山鼯鬼啸呼。” 胡人(北方少数民族)骑兵如同虎般在战场上穿梭自如,而山中的小动物山鼯发出恐惧的叫声,这两句强烈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气氛。

“王阳怀畏道,阮籍泪穷途。” 王阳(可能是指王阳道人)心中充满敬畏之情,而阮籍则因路途艰难而流下悲伤的眼泪。这两句诗透露出战乱中的士兵或将领对于前方道路的担忧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

“人物中兴骨,神明为国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赞美,他们如同国家的脊梁一般,挺直而坚强,神智清明,为国家的兴衰担当着重要角色。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和对人物精神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充满英雄主义和悲壮情怀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鹧鸪天

浅浅双鸳印碧苔。秋千影里旧池台。

依稀露叶烟条在,辛苦风晨月夜来。

花作障,酒如淮。春前春后费安排。

谁怜瘦损相思骨,称体新衣未剪裁。

(0)

惜黄花慢.述盦和梦窗赋菊见怀,却报

圃菊幽芳。替故人画出,鬓色繁霜。

泪丛开处,澹怀自遣,伶俜岁晚,寒影空江。

凤笺远寄平安语,念前度、杯酒重阳。坠梦凉。

乱莎剩水,三径全荒。频年滞迹殊乡。

共素秋万里,天宇孤光。

暮砧催起,授衣正急,冰弦按彻,刻羽无腔。

后凋乐傍乔松住,短篱下、风雨都忘。雁路长。

望云寸折回肠。

(0)

贺新郎五首·其四

谁是多情者。

为名花、香熏丝绣,深深拜下,一朵灵葩才子笔,十幅鸾笺挥洒。

便不许、芳华彫谢。

微雨愔愔帘底坐,替美人、小影临风写。

红烛冷,填词罢。工愁我亦真无奈。

怕人闲、丁香未结,海棠先嫁。

莫唱江南肠断句,只恐闻歌子野。

更十万、金铃谁借。

惆怅碧桃天上种,枉瑶台、小谪真无价。

绛树外,花开也。

(0)

南乡子

六合帝秦时。第一英雄博浪椎。

心在报韩他未计,谁知。剩有寒沙罨眼飞。

论古莫矜奇。苏子何言此击非。

纵使副车成误中,依稀。豫让酬恩斩赵衣。

(0)

行香子二首·其二

玉刻香锼。山翠云稠。论兰闺、定占千秋。

花阶蹑影,绣箔回头。但聆娇音,窥笑靥,接清眸。

莫莫休休。有愿难酬。未须谐、鲽枕鹣裯。

疏帘小槛,月澹风柔。待近随肩,轻把袂,细言愁。

(0)

南柯子十三首·其九

东汉开禅教,西方购梵书。神驹贝叶现明珠。

照遍千江祗是、一丸孤。法字传来久,尘心到此无。

清凉台上景萧疏。半世烧沙才得、饱香厨。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