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仆奔逃半九州,劳劳歌哭老孤舟。
潇湘空欲乘桴去,溟海何曾拄杖游。
戎马中原同陨涕,干戈异域独罹忧。
若教浪迹公如我,苦语惊人岂便休。
仆仆奔逃半九州,劳劳歌哭老孤舟。
潇湘空欲乘桴去,溟海何曾拄杖游。
戎马中原同陨涕,干戈异域独罹忧。
若教浪迹公如我,苦语惊人岂便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杜甫作品深刻的情感共鸣与思考。首联“仆仆奔逃半九州,劳劳歌哭老孤舟”描绘了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在艰难困苦中坚持创作的坚韧精神。诗人仿佛亲身经历了杜甫的坎坷人生,感受到了他的辛酸与悲凉。
颔联“潇湘空欲乘桴去,溟海何曾拄杖游”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杜甫追求理想与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的束缚与无奈。潇湘和溟海分别代表了诗人内心渴望的宁静之地与广阔天地,但现实却只能在孤舟上漂泊,无法真正到达心中的彼岸。
颈联“戎马中原同陨涕,干戈异域独罹忧”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深切忧虑。诗人与杜甫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共同为国家的命运而哀伤。
尾联“若教浪迹公如我,苦语惊人岂便休”则表达了诗人对杜甫作品深刻影响的感慨。诗人假设自己也像杜甫一样流浪四方,是否也能通过自己的文字触动人心,引发深思。这不仅是对杜甫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也是对自己创作能力的一种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杜甫生平和作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杜甫精神世界的认同与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与抱负。
蜀江滟新肥,送客上霄汉。
别怀老易感,醉帻狂更岸。
春暄鼓气全,风软帆力半。
青云随步履,紫气郁几案。
清明销积阴,当阳盛熙旦。
群奸付严科,四海归睿断。
君行此其时,国光炳大观。
况乃济时须,礧砢真巨干。
举杯酬柂尾,为赋鹿鸣乱。
云从动岩穴,起我病痯痯。
沟壑未填委,胡为甘屏窜。
日边多故人,为我致此段。
门前剥啄遣儿应,客是平生不识僧。
檀施咄嗟贫未可,词场驰逐老犹能。
识凌风月收孤思,乞与云山伴曲肱。
我亦从来惭绮语,休将此段拟传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