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月落黯荒原,沟渎谁人吊野魂。
到死茧蚕徒自苦,半生书蠹欲何论。
迂愚每说古忠孝,志节犹为贤子孙。
天祚钟繇应有后,茕茕一线望师门。
枫林月落黯荒原,沟渎谁人吊野魂。
到死茧蚕徒自苦,半生书蠹欲何论。
迂愚每说古忠孝,志节犹为贤子孙。
天祚钟繇应有后,茕茕一线望师门。
这首诗《哭钟莲峰》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悲痛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诗中以“枫林月落黯荒原”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仿佛月落枫林间,荒原上一片寂静,暗喻逝者离世后的孤独与哀伤。
“沟渎谁人吊野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沟渠边无人祭奠亡灵,暗示逝者在人世间已被遗忘,凸显出哀悼的深沉与无奈。
“到死茧蚕徒自苦,半生书蠹欲何论”,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者的一生比作茧中的蚕和蛀蚀书籍的蠹虫,形象地描绘了逝者生前的辛劳与困顿,以及其精神世界的寂寞与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迂愚每说古忠孝,志节犹为贤子孙”,这里诗人赞扬逝者坚守传统美德,即使在世时可能被视为迂腐或愚钝,但其忠诚与孝顺的品质依然值得后人学习与传承,体现了对逝者高尚人格的肯定。
“天祚钟繇应有后,茕茕一线望师门”,最后两句寄托了对逝者的希望与期待,相信逝者如钟繇这样的贤能之士,必定会有优秀的后代继承其遗志,继续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同时,“茕茕一线”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之情,犹如一线光明,虽微弱却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评价,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展望,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操,是悼念逝者、弘扬传统美德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