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台上昔年月,三度窥人上此峰。
断字碑多无好句,白头僧老识山翁。
气清众骨通禅性,思入江天变水容。
不寐低吟竺仙偈,莫须惊起听经龙。
妙高台上昔年月,三度窥人上此峰。
断字碑多无好句,白头僧老识山翁。
气清众骨通禅性,思入江天变水容。
不寐低吟竺仙偈,莫须惊起听经龙。
这首诗《宿金山寺》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展现了其对自然与禅宗的深刻感悟。诗中描绘了在妙高台上的回忆与想象,以及夜晚在金山寺的静谧体验。
首联“妙高台上昔年月,三度窥人上此峰”以时间的流逝和多次造访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对这座山峰的深厚情感和多次探访的经历。
颔联“断字碑多无好句,白头僧老识山翁”则通过描述山上的断碑和年迈的僧人,反映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痕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老僧的敬仰之情。
颈联“气清众骨通禅性,思入江天变水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自然界的清新之气与禅宗的智慧相融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同时,“思入江天变水容”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思绪如江水般广阔,融入天地之间,改变了周围的景象,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
尾联“不寐低吟竺仙偈,莫须惊起听经龙”以深夜不眠、低声吟诵佛经结束,既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虔诚,也寓意着在寂静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解脱。最后一句“莫须惊起听经龙”,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之旅能够如同听经的龙一样,不受外界干扰,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舞鹤亭空亭,无鹤胡为名。
亦如西山赋招鹤,无鹤可招也不恶。
何必玄裳缟袖二八真娉婷,想像标致便足使人毛骨清。
仙翁好鹤非徒尔,鹤德从来比君子。
坡仙自谓吾不如,今翁与坡岂其殊。
苍苔白石有馀乐,一似箪瓢甘澹泊。
笑杀飞鸢太不灵,贪腥嗜腐哗然争。
九皋一唳醒人耳,又如片言之善应千里。
更笑荒林老木终日号毕逋,说吉说凶谁听渠。
仙翁爱鹤爱其德,我读翁诗三叹息。
便好从翁痛饮醉倒斯亭边,振袂起舞学胎仙。
清和时序。望桂影渐生,薰风微度。
挺秀金芝,传芳玉叶,天上瑞麟重睹,竞爽谢庭兰玉,信美西廱鸳鹭。
庆门里,把丹枝争折,青云平步。声誉。
喧盛世,人咏少年,古锦囊中句。
艺祖诸孙,宗王贤子,偏爱汝阳眉宇。
画堂令辰称寿,愿与冈陵同固。
更看取,继汧公勋业,东平茅土。
亭下流泉三亩隘,谁拟西江晴一派。
桃李佳名闻昔人,此言虽小可喻大。
宁非逐楚憔悴身,当是羊裘傲汉人。
避世墙东王君公,五经纷纶井大春。
端然养鱼废车马,一身环堵观天下。
吾人郑子诗句新,高堂素壁开萧洒。
何当湛湛见青枫,白蘋落日慰相逢。
一亭两槛更何有,波涛风雨船前后。
莫忆乘槎犯汉津,莫忆楼船下石城。
尽醉渔阳无好曲,短蓑铜斗平生足。
梅花落尽上饶村,肠断子规啼月魂。
慰人独有白玉蕊,不到窗前只醉昏。
坐垆环瓮不举首,浮花浪蕊空满园。
海山有客心似水,挥麈自散炎洲温。
松风亭下亦如梦,不见枝雪流初暾。
孙登一弦百韵足,有山便足同苏门。
似闻对客但长啸,独谓此花终日言。
一篇尚可三致志,听人酌去如衢樽。
始秋我如京,褚中无所赍。
萧条方逆旅,败履手自提。
入门一曲几,尘暗乌皮低。
平生实有恃,壮气干虹蜺。
丈夫死则已,未死牛衣啼。
以兹悟生理,得展庶可齐。
城中雪没靴,冻马不敢嘶。
病夫亦怕出,登楼去其梯。
故人知我贫,坐有一石齑。
招要过庐下,春风破馀凄。
老怀不胜酒,秩筵已如泥。
感君一寒语,醉乡强攀跻。
还归叱涂路,撑斤只槁梨。
我策三十六,第一捐町畦。
佩服今十年,默化浙东西。
惟有三宿恋,弱念牵房闺。
常时过饭家,屋上瞻乌栖。
勿轻一壶酒,踏冻谁为携。
穷途见弟兄,感涕沾䚢觿。
世情尚酬答,人事多乖睽。
终焉愧闵嘿,夜卧三画脐。
何时接绸缪,门牡炊家鸡。
入舍更主客,愧无鹿门妻。
《雪中陈孔章招饮》【宋·敖陶孙】始秋我如京,褚中无所赍。萧条方逆旅,败履手自提。入门一曲几,尘暗乌皮低。平生实有恃,壮气干虹蜺。丈夫死则已,未死牛衣啼。以兹悟生理,得展庶可齐。城中雪没靴,冻马不敢嘶。病夫亦怕出,登楼去其梯。故人知我贫,坐有一石齑。招要过庐下,春风破馀凄。老怀不胜酒,秩筵已如泥。感君一寒语,醉乡强攀跻。还归叱涂路,撑斤只槁梨。我策三十六,第一捐町畦。佩服今十年,默化浙东西。惟有三宿恋,弱念牵房闺。常时过饭家,屋上瞻乌栖。勿轻一壶酒,踏冻谁为携。穷途见弟兄,感涕沾䚢觿。世情尚酬答,人事多乖睽。终焉愧闵嘿,夜卧三画脐。何时接绸缪,门牡炊家鸡。入舍更主客,愧无鹿门妻。
https://shici.929r.com/shici/711ejbD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