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尽上饶村,肠断子规啼月魂。
慰人独有白玉蕊,不到窗前只醉昏。
坐垆环瓮不举首,浮花浪蕊空满园。
海山有客心似水,挥麈自散炎洲温。
松风亭下亦如梦,不见枝雪流初暾。
孙登一弦百韵足,有山便足同苏门。
似闻对客但长啸,独谓此花终日言。
一篇尚可三致志,听人酌去如衢樽。
梅花落尽上饶村,肠断子规啼月魂。
慰人独有白玉蕊,不到窗前只醉昏。
坐垆环瓮不举首,浮花浪蕊空满园。
海山有客心似水,挥麈自散炎洲温。
松风亭下亦如梦,不见枝雪流初暾。
孙登一弦百韵足,有山便足同苏门。
似闻对客但长啸,独谓此花终日言。
一篇尚可三致志,听人酌去如衢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其三》。诗中,诗人以梅花凋零的上饶村为背景,描绘了子规凄切的啼声与月光下的孤寂氛围,表达了深深的哀愁。白玉蕊的梅花虽能慰藉人心,却只能在醉酒中寻求暂时的忘怀。诗人独自坐在酒馆,沉浸在浮华的园景中,心境如海山客般淡泊,只有松风亭下的梦境稍解忧烦。
诗人将自己比作孙登,琴音悠扬,如同苏门山的隐逸生活,尽管身处尘世,却能以啸歌自遣。梅花虽终日低语,但诗人更愿意倾听它们的倾诉,仿佛在梅花的言语中寻找寄托。最后,诗人感慨即使文章再好,也抵不过友人离去的失落,如同酒杯中的酒被一一饮尽。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物抒怀,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我无先世英,敢望燕台筑。
譬如坎井蛙,拘虚徒窘束。
又如鹪鹩巢,所寄一枝足。
名不闻公卿,迹非侣樵牧。
眼花鬓毛霜,黾勉作侯服。
吏才固不高,民事亦稍熟。
每欲思寡过,岂敢求多福。
君公迟风云,行矣龙起陆。
佳篇杂沓来,文绣被土木。
坐令北窗下,不知有穷独。
相逢一笑粲,语妙席自促。
凭谁觅仙方,造酒逡巡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