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南仙客出群才,绮岁清游不可陪。
我在长安反西笑,有人置酒上丛台。
汉南仙客出群才,绮岁清游不可陪。
我在长安反西笑,有人置酒上丛台。
这首诗《岁暮怀人(其七)》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时空转换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首句“汉南仙客出群才”,以“汉南仙客”开篇,巧妙地将古代与现代相联系,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超越了时空界限,如同仙人般超凡脱俗。这里的“仙客”不仅指友人,也暗喻了诗人自己在文学艺术上的独特才华。
次句“绮岁清游不可陪”,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绮岁,即美好的年华;清游,则是清雅的游览或聚会。诗人感叹,那些充满诗意与欢愉的岁月,如今已无法与友人一同度过,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接着,“我在长安反西笑”,诗人自述身在长安,却仿佛在向西方发出笑声。这一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繁华与权力,而“西笑”则可能蕴含着对过去自由自在生活的怀念,或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苦笑。
最后,“有人置酒上丛台”,描绘了一幅友人在高台上设宴畅饮的画面。丛台,相传为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的名胜,此处借指友人相聚之地。这一场景既是对友人相聚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内心渴望与友人重聚的强烈愿望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翰墨尝托文章传,文章益重节义全。
使无节义照今古,文章翰墨空婵娟。
特立独行不顾众,万世标准权亦用。
吏部雄文破鬼胆,为渠唤醒西山梦。
范公相望馀千龄,人物自与皋夔并。
黄素细书《伯夷颂》,白头不草《太玄经》。
一字千金价无让,虹光夜彻星斗上。
夷清韩颂高平书,再拜莫作文翰想。
奸臣袭藏犹畏仰,面无生色泚流颡。
珠还毡复子孙贤,我信斯文天未丧。
佳辞善书常有馀,呜呼,节义不可一日无。
山风萧萧昼寂历,长松落落倚绝壁。
紫烟乍留青巘中,瀑布迸落苍厓石。
山中之人形骨清,幅巾藜杖时独行。
溪回陡绝去无路,坐抚瑶琴摸剑声。
我亦平生慕真赏,十年误落江湖上。
故山萧条久不归,夜雨秋衾梦常往。
人生适意无是非,云林久与幽人期。
九节预裁青竹杖,明朝试拂薜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