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百字令.立秋后二日观雨》
《百字令.立秋后二日观雨》全文
清 / 杨葆光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新凉招得,正残暑未退,恼人情意。

顷刻沧云分日色,隐隐娇雷声细。

横卷银涛,珠跳玉泻,急点随风驶。

檐头奔溜,白龙随处飞起。

还看碧罨长林,蓝拖新涨,浑是秋滋味。

欲到山头高处望,回首同侪能几。

袖翠添凉,扇罗罢飏,晴亦为佳耳。

思量今夜,一弯眉月天际。

(0)
鉴赏

这首《百字令·立秋后二日观雨》描绘了立秋之后,雨水带来的清新凉爽与自然界的生动变化。开篇“新凉招得,正残暑未退,恼人情意”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初秋时节,凉爽之气逐渐取代夏日余热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既舒适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接着,“顷刻沧云分日色,隐隐娇雷声细”两句,通过云层遮蔽阳光和远处轻柔的雷声,展现了雨前的宁静与即将来临的动态感,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雨水。而“横卷银涛,珠跳玉泻,急点随风驶”则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雨水倾盆而下的壮观景象,银白色的波浪翻滚,如同珍珠跳跃,玉液倾泻,急促地随着风势飘散。

“檐头奔溜,白龙随处飞起”进一步渲染了雨势之大,檐下流水如白龙般腾空而起,形象地表现了雨水的猛烈与壮观。接下来,“还看碧罨长林,蓝拖新涨,浑是秋滋味”则转向对雨后景色的描绘,绿树成荫,蓝色的水面上泛起新的波澜,整个世界都沉浸在秋天特有的韵味之中。

最后,“欲到山头高处望,回首同侪能几”表达了作者想要登高远眺,欣赏雨后山川美景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同类(可能指志同道合之人)的思念之情。“袖翠添凉,扇罗罢飏,晴亦为佳耳”则是对雨后凉爽天气的赞美,即使晴天也别有一番风味。而“思量今夜,一弯眉月天际”则以月亮的出现,为这场观雨经历画上了一个温柔而美好的句号,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描绘了立秋后观雨的自然景观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杨葆光
朝代:清

(1830—1912)江苏娄县人,字古酝,号苏盦,又号红豆词人。诸生。同治间,居保定莲池书院,与修《畿辅通志》。光绪间官浙江景宁知县。骈散文诗词均有名。有《苏盦集》。
猜你喜欢

吴中兵乱海上征援感事赋怀因寄元美·其一

世变忽如此,天心那可知。

蛟螭江欲裂,戎地马堪支。

当日销金甲,斯人遂赤眉。

群奴把芦管,应向阖闾吹。

(0)

寄黄先生二首·其一

忆与吾师别,乾坤各泛萍。

可怜双鬓绿,仅对一毡青。

云落仙人洞,天寒吏隐亭。

相思若江水,日夜向南溟。

(0)

寄怀长安旧游

残春匹马辞建章,天南冀北遥相望。

游子衣裳滞江雨,故人剑佩锵胡霜。

王程忽讶芳草暮,客心有似浮云长。

安得双鸿起天末,相思寄尔明月珰。

(0)

杨氏园亭饯别谢榛二首·其一

名园开绮酌,芳榭停轩车。

飞盖凌青云,冉冉振华裾。

尊酒以斟酌,礼馔来中厨。

秦筝奏我旁,吴歌惨不舒。

借问远行子,离思竟何如。

倦此燕山游,去彼漳河居。

南北各万里,伫望沾裳衣。

(0)

战城南

战城南,望城北。城北阵云红,城南阵云黑。

生当封侯,死当庙食。一战天门青,再战天门赤。

挥金戈,拥雕戟。马走缰,人失魄。百万熊罴一时仆。

归来麟阁名,观者坐太息。战城南,望城北。

(0)

因冷感兴

风满孤城泪满巾,高寒偏傍薄衣人。

晴烟亦逐阴云冷,诗思应随白发新。

归去此身方属我,愁来何事最伤神。

边陲戍马中原盗,惆怅羞称自靖臣。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