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晚水痕碧,萧萧蒲苇秋。
鸿飞遵远渚,木落见沧洲。
藤杖吟还倚,风帘行可休。
有怀谁共语,暝色起林丘。
沙晚水痕碧,萧萧蒲苇秋。
鸿飞遵远渚,木落见沧洲。
藤杖吟还倚,风帘行可休。
有怀谁共语,暝色起林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湖畔秋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黄昏时分湖面的碧波与远处蒲苇的萧瑟,以及鸿雁南飞、树木凋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秋的寂寥氛围。"藤杖吟还倚,风帘行可休"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手持藤杖,倚杖吟咏的情景,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沉思与疲惫。"有怀谁共语,暝色起林丘"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渴望,暮色中升起的林丘仿佛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意境美。
问千年宝箧伴湖山,曾吟几残阳。
忆回峰卓影,金经且晦,暗记兴亡。
旧劫池灰冷尽,一卷出霾藏。
不到潮痕没,犹认钱王。
昔日分装万本,比石经文范,等重球琅。
压牙签百宋,五代说残唐。
数雕琼如镌,姓氏尚灵踪,身系国妃黄。
谁先后葛仙秋岭,俶塔星霜。
念四番芳信匆匆了。
须重整、三月风光,珍重范金开照。
东皇费尽染娟心,裁趁妍笑。
声华擅千古,家芬影事,几回绵杳。
和衣香朝气乍开,地寂游尘少。
酒波晴泛花光,珍丛把杯绕。
念菱彩憎颜,宫妆涂额,至今无主,玉殿开帘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