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黄云驻不飞,中天帝子欲何知。
不须更问玉人事,自有嵩高峻极诗。
一片黄云驻不飞,中天帝子欲何知。
不须更问玉人事,自有嵩高峻极诗。
这首宋代楼异所作的《嵩山二十四咏(其二)黄盖峰》诗,以“一片黄云驻不飞”开篇,描绘出一幅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山峰景象,黄云仿佛不愿离去,静止在空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中天帝子欲何知”,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帝子形象,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后两句“不须更问玉人事,自有嵩高峻极诗”,则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态度。诗人认为,不必再去追问那些繁琐的世俗之事,因为大自然本身便是最好的诗篇,嵩山的高峻与极致,本身就是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其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结合丰富的象征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哲学思考价值。
少年闻说京华,上元景色烘睛昼。
朱输画毂,雕鞍玉勒,九衢争骤。
春满鳌山,夜沉陆海,一天星斗。
正红球过了,鸣鞘声断,回莺驭、钧天奏。
谁料此生亲到,十五年、都城如旧。
而今但有,伤心烟雾,萦愁杨柳。
宝箓宫前,绛霄楼下,不堪回首。
愿皇图早复,端门灯火,照人还又。
倚棹太湖畔,踏月上垂虹。
银涛万顷无际,渺渺欲浮空。
为问瀛洲何在,我欲骑鲸归去,挥手谢尘笼。
未得世缘了,佳处且从容。
饮湖光,披晓月,抹春风。
平生豪气安用,江海兴无穷。
身在冰壶千里,独倚朱栏一啸,惊起睡中龙。
此乐岂多得,归去莫匆匆。
吴松江畔,对烟波浩渺,相忘鸥鸟。
日日篮舆湖上路,十里珠帘惊笑。
高下楼台,浅深溪坞,著此香山老。
辋川图上,好风吹梦曾到。
不用金谷繁华,碧城修竹,自比封君号。
万壑千岩天付与,一洗寒酸郊岛。
霖雨方思,烟尘未扫,合挽三江倒。
功成名遂,却来依旧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