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满不恒居,驰晖已复歇。
轮囷尚皎镜,朒朓渐成玦。
气匠增萧寥,霜籁凝惨冽。
南楼俯岧嵉,关山不可越。
徂年值急景,蜚猋凌暮节。
良晤复几何,登临念乖别。
朱丝屡促柱,金罍岂徒设。
倚伏递相寻,荣贱同一辙。
且终今夕娱,冥心寄盈缺。
劳谦可久安,圭璋俟明哲。
盛满不恒居,驰晖已复歇。
轮囷尚皎镜,朒朓渐成玦。
气匠增萧寥,霜籁凝惨冽。
南楼俯岧嵉,关山不可越。
徂年值急景,蜚猋凌暮节。
良晤复几何,登临念乖别。
朱丝屡促柱,金罍岂徒设。
倚伏递相寻,荣贱同一辙。
且终今夕娱,冥心寄盈缺。
劳谦可久安,圭璋俟明哲。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十六夜月》描绘了夜晚月光的变化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盛满不恒居,驰晖已复歇”写月光由圆满到消逝的过程,暗示时光易逝。接下来,“轮囷尚皎镜,朒朓渐成玦”形象地描述月亮形状的变化,由圆润如镜变为缺损如玦,寓示人生无常。
“气匠增萧寥,霜籁凝惨冽”运用比喻,将月色的凄清比作工匠的技艺和寒霜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孤寂与悲凉的氛围。诗人站在南楼上远眺,“关山不可越”,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难以逾越的阻碍。
“徂年值急景,蜚猋凌暮节”感慨岁月匆匆,时光飞逝,临近岁末,更添离别之愁。“良晤复几何,登临念乖别”直接抒发了对相聚的渴望和离别的无奈。接下来,诗人借音乐和宴饮表达人生的起伏,“朱丝屡促柱,金罍岂徒设”,暗示生活的起落如同琴弦上的音符,欢聚与离散皆是人生常态。
最后两句,“倚伏递相寻,荣贱同一辙”,揭示出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相似性,无论荣辱,都要珍惜当下。“且终今夕娱,冥心寄盈缺”表达了诗人暂且沉浸于今夜的欢愉,以平和之心接纳生活的起伏。结尾处,诗人以“劳谦可久安,圭璋俟明哲”寄托希望,谦逊和勤劳能带来长久的安宁,期待明达的人指引未来的方向。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浪打矶头波放颠,中流那复往来船。
行人閒得无聊赖,卧看炉峰起暮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