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曹守我胶西,共厌餔糟与汨泥。
自古赤丸成习俗,因公黄犊免提携。
生还各有青山兴,病起犹能小字题。
莫怪歌呼数相和,曾将狱市寄全齐。
当年曹守我胶西,共厌餔糟与汨泥。
自古赤丸成习俗,因公黄犊免提携。
生还各有青山兴,病起犹能小字题。
莫怪歌呼数相和,曾将狱市寄全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其二)再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生活中的点滴乐趣。
“当年曹守我胶西,共厌餔糟与汨泥。” 这两句回忆起过往与朋友在胶西共度时光的情景,那时候他们一起厌倦了世间的繁华和污浊。这里的“胶西”指的是作者曾经居住的地方,而“餔糟与汨泥”则象征着尘世的纷扰。
“自古赤丸成习俗,因公黄犊免提携。” 这两句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遵循,以及因为朋友而得以免去某些麻烦事务。“赤丸”通常指的是信物或约定,而“黄犊”则是一种不需带来的东西,暗示着友情的力量。
“生还各有青山兴,病起犹能小字题。” 这两句展示了即使在生命垂危或者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诗人和朋友们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忱。“青山”象征着永恒与希望,而“小字题”则是指书写诗文。
“莫怪歌呼数相和,曾将狱市寄全齐。” 最后两句表达了即使在艰难困苦中,朋友间的歌谣也能彼此相应。这里的“狱市”象征着人生中的磨难,而“寄全齐”则是指通过诗歌传达心声。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生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谊和他对于文学创作不懈追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