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昔攻书,继晷凿邻壁。
短烛凝隙光,流辉映缃帙。
苦力追正音,汉魏深祖述。
落笔人争传,文声重千镒。
匡衡昔攻书,继晷凿邻壁。
短烛凝隙光,流辉映缃帙。
苦力追正音,汉魏深祖述。
落笔人争传,文声重千镒。
这首诗描绘了匡衡勤学苦读的情景。诗中以“继晷凿邻壁”形象地展现了匡衡夜以继日、借邻家之光读书的刻苦精神。“短烛凝隙光,流辉映缃帙”,通过烛光与书籍的映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求知欲望的学习氛围。接下来,“苦力追正音,汉魏深祖述”,表达了匡衡在学习过程中追求准确语言表达,深入研究汉魏时期文化的决心和努力。最后,“落笔人争传,文声重千镒”则赞扬了匡衡的文章不仅受到人们的广泛传颂,其影响力更是巨大,如同千镒之重,凸显了他学术成就的崇高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匡衡勤学故事的再现,赞美了其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学者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和贡献。
采取铅须密,诚意辨妍媸。
休教错认,夺来鼎内及其时。
二物分明真伪,一得还君永得,此事契天机。
记取元阳动,妙用在虚危。法寅申,行子午,总皆非。
自然时节,梦里也教知。
不属精津气血,不是肺肝心肾,真土亦非脾。
言下泄多矣,凡辈奈无知。
今年三月三,乐事今古稀。
嘉陵江到武昌口,此时此日同□□。
北人不敢恃鞍马,西人不敢凭山溪。
德安有高悦,匹马穿重围。
入城助守胆如斗,出城决战身如飞。
城中扶出王与季,城外逐出信与随。
襄阳有赵淳,默坐谁得窥。
一日熏尽西山狐,二日网尽东津鲵。
三日开门看江北,一人一骑无残遗。
兴安有安丙,谈笑戮吴曦。
伪王乱领出深谷,长史捷布登前墀。
铜梁玉垒见天日,瞿塘滟滪无蛟螭。
鄂州有老守,头白尚能诗。
上言吾君善委任,下言吾相能指麾。
国家九九八十一万岁,璘雏褒孽休狂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