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警跸接天齐,驰道无尘马不嘶。
月御顺行随日毂,乾端和气匝坤倪。
三槐相继归公衮,细柳还须听将鼙。
老矣尚能歌二圣,不应专美在浯溪。
一声警跸接天齐,驰道无尘马不嘶。
月御顺行随日毂,乾端和气匝坤倪。
三槐相继归公衮,细柳还须听将鼙。
老矣尚能歌二圣,不应专美在浯溪。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庄重场面,以"一声警跸接天齐"起笔,展现了皇家仪仗队的威严与肃穆。"驰道无尘马不嘶"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洁净和行进的安静,体现了对皇权的尊崇。"月御顺行随日毂"运用比喻,暗示皇帝如同日月运行般有序,充满和谐气息。
"乾端和气匝坤倪"中的"乾"象征天,"坤"代表地,表达了天地之间的和谐气象,也寓含了对国家安定的期盼。"三槐相继归公衮"借三槐喻指宰相之位的传承,表达对贤臣辅政的赞誉。"细柳还须听将鼙"则以"细柳营"典故,赞美将领的忠诚与戒备。
最后两句"老矣尚能歌二圣,不应专美在浯溪",诗人自谦年迈但仍能歌颂两位圣明君主,表达了对前朝君王的敬仰,并暗示自己的文才也不应被遗忘,点出了诗人的历史责任感和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风骨和对国家的忠诚。
造物赋象质,于余颇能名。
琼瑶琢其骨,冲和擅其清。
公生华屋贵,好学从妙龄。
才高岂容遏,卓然以文鸣。
厚德滋善养,雍容无暂矜。
区区草茅人,未必真尔能。
家藏三万轴,插架连屋楹。
牙签示题目,探赜手不停。
微言固澹泊,嗜好如饴饧。
祖宗开鸿基,累圣致太平。
诜诜既蕃衍,绰绰亦见称。
裕陵喜人物,教率从典刑。
联翩试文艺,议论参公卿。
公材实杞梓,落落非杉柽。
愿言勤著书,会当补朝廷。
他时树勋业,彝鼎信可铭。
法师安远徒,我见常磬折。
颓纲制像运,基搆甚宏达。
煌煌四十载,说法倾吴越。
人天会方丈,万趾常杂遝。
蔼然如丘山,四座羞蚁垤。
投老倦挥麈,毅然辞且决。
饥鹰得秋风,转盼俄一掣。
结茅南山陲,云萝占幽绝。
昔我海上还,相寻访林樾。
夜阑叩微要,猿鸟寂不聒。
慧风洒幽襟,法雨濯枯蘖。
别来今四载,寒暑惊屡阕。
相望如晨星,杳杳各天末。
何当从杖藜,一笑龙泓月。
行瞻香炉峰,未出二林口。
一区广地如席平,谁作新亭名揽秀。
秀色可揽结,正对香炉峰。
李白爱之忍去,便欲此地巢云松。
寂寥往事三百载,涧泉谷草依旧扬清风。
泉可掬,草可撷,清风洒面如冰雪。
閒来携手四五人,倒尽金壶颊不热。
寸心何独忘宠荣,形骸遗尽神超越。
寄语世上士,劝君早归来。
霹雳轰车胆欲落,忠愤虽死何为哉。
此时竟不悟,此心徒自知。
岚光向晚紫翠滴,杜鹃更在深林啼。
试拂横琴奏流水,指下忽作商声悲。
悲来乎,可奈何,推琴罢酒为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