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罐泥中宝。巧匠功成造。
修炼之时向炉中,内有金光照。有耳何曾晓。
有口何曾道。携向街前叫一声,莫教抛撒了。
瓦罐泥中宝。巧匠功成造。
修炼之时向炉中,内有金光照。有耳何曾晓。
有口何曾道。携向街前叫一声,莫教抛撒了。
这首元代王哲的《黄鹤洞中仙·咏瓦罐》是一首寓言诗,以瓦罐为载体,寄寓深意。首句“瓦罐泥中宝”,形象地比喻瓦罐虽朴素,实则蕴含珍贵;“巧匠功成造”赞美了制作者的技艺精湛。接下来,“修炼之时向炉中,内有金光照”暗示瓦罐经过火炼,其内在价值得以显现,犹如金子般光芒。
诗的后两句“有耳何曾晓,有口何曾道”揭示了瓦罐虽有听闻和表达的能力,但世人往往忽视或不理解它的价值。“携向街前叫一声,莫教抛撒了”则是劝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并珍惜这些被忽视的“宝物”,不要轻易错过或浪费。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瓦罐的故事,表达了对社会上可能被忽视的真正有价值之人的感慨,提醒人们要有慧眼识珠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