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张商弼葵堂堂下元不种葵花但取面势向阳二首·其一》
《寄题张商弼葵堂堂下元不种葵花但取面势向阳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行尽葵堂西复东,葵花元自不曾逢。

客来问讯名堂意,雪里芭蕉笑杀侬。

(0)
翻译
走过葵堂的西边又到东边,我从未见过葵花盛开。
客人来访询问堂名的含义,白雪中的芭蕉却在嘲笑我。
注释
行尽:走遍。
葵堂:以葵花命名的厅堂。
西复东:从西到东。
元自:从来未曾。
逢:遇见。
问讯:询问。
名堂意:厅堂的寓意或名字所代表的意义。
雪里:在雪中。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这里可能象征坚韧或不畏严寒。
笑杀:嘲笑得厉害。
侬: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属于田园诗的范畴。诗人在描绘自己在葵堂附近徜徉的情景,其中“行尽”表明了诗人的游走范围,而“西复东”则暗示了一种无目的的闲适态度。接着“葵花元自不曾逢”一句,显得诗人对于葵花并没有刻意追求,只是在漫步中偶然遇见,这也体现了诗人的随性与自然。

下片中的“客来问讯名堂意”,则是外界对于这座葵堂的关注和好奇。这里的“名堂”可能不仅指建筑物本身,更多的是指它背后的文化意义或故事。而“雪里芭蕉笑杀侬”一句,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在白雪覆盖之下,芭蕉傲立,以其独特的姿态和坚韧的生命力,似乎在与诗人对话,表现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幽默感和豁达情怀。这里的“笑杀侬”,用词巧妙,既形容了景象之美,又传递了一种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享受田园生态的意趣,以及他对于生命、自然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牛渚山观大江

巨灵劈破苍山石,鞭起九龙入空碧。

山分两半合不成,夹住长江数千尺。

九道惊湍相击撞,雷声怒发谁敢当。

神蛟出没不可数,往往杀气摩穹苍。

呜呼蜀道行且难,剑门险似铁门关。

一夫可敌万夫勇,大开栈道通殽函。

固知长江当城壁,立此天堑限南北。

东南王气无穷年,此江未必成桑田。

君不见敌兵百万连艨艟,雄师出斗一扫空。

书生不能长鎗与大剑,只坐帷幄收奇功。

(0)

泊真州方山下

烟冷隋宫草木秋,屏山分翠接江流。

片云不隔长芦寺,夜半钟声敲客愁。

(0)

舟中即事

四顾彭蠡湖,独知庐阜尊。

叠嶂遍围绕,拱立犹儿孙。

扶筇望瀑布,玉虹走祇园。

回步寻虚亭,馀流漱瑶琨。

三峡誇幽险,下有万雷喧。

龙渊神物家,孰敢窥清浑。

归来有馀思,妙音传梦魂。

易舟大孤傍,山川出笼樊。

生平数佳士,欢然笑语温。

殊乡爱远客,一见如弟昆。

直有卜邻意,便拟营柴门。

惜别屡往还,遗酒盈瓶盆。

回首幽居云,忽作聚墨昏。

冈峦互起伏,时为烟雾吞。

遥知急雨来,坐看风水奔。

浮家若漂泊,且系古柳根。

晚来喜新霁,遥岑淡馀痕。

岸花自妩媚,始怪秋色繁。

近沙群鹭惊,炯如积雪翻。

林间问茅屋,欲与渔父言。

想像翠霭中,疑有桃花源。

津子请息肩,买醉溪上村。

我亦睡篷底,辗转吟东屯。

痛彼日月远,念此骨肉存。

谁能致薪粲,庶几度寒暄。

避秦岂本志,多病不复论。

(0)

祝英台近·其一悼得趣,赠宏庵

黯春阴,收灯后,寂寞几帘户。

一片花飞,人驾彩云去。

应是蛛网金徽,拍天寒水,恨声断、孤鸿洛浦。

对君诉。团扇轻委桃花,流红为谁赋。

□□□□,从今醉何处。

可怜憔悴文园,曲屏春到,断肠句、落梅愁雨。

(0)

风入松·其三桂

兰舟高荡涨波凉。愁被矮桥妨。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还泊邮亭唤酒,旧曾送客斜阳。

蝉声空曳别枝长。似曲不成商。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和醉重寻幽梦,残衾已断熏香。

(0)

送汪水云入湘

碧水波翻海亦摧,奋身鳌背护蓬莱。

忍随天上红云散,却驭关中紫气回。

天道有常须变化,元关无钥任敲推。

携琴更拜苍梧野,□想南薰入调来。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