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隐静寺·其一》
《隐静寺·其一》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门横大溪溪净碧,人不捕鱼鱼稳潜。

哀猿长啸雾垂地,饥虎一声风动帘。

金仙像古苔藓剥,铁磬夜敲规矩严。

道师达性傲时辈,不信书生来养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神秘的隐静寺景象。首句“门横大溪溪净碧”,以“门横”二字开篇,暗示了寺庙的隐秘与静谧,接着“溪净碧”三字,直接描绘出溪水清澈碧绿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人不捕鱼鱼稳潜”一句,通过对比人与鱼的行为,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人们不再捕鱼,鱼儿得以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这种状态象征着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哀猿长啸雾垂地,饥虎一声风动帘”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猿猴的哀鸣和饥饿老虎的一声吼叫,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雾垂地”和“风动帘”则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

“金仙像古苔藓剥,铁磬夜敲规矩严”描绘了寺庙内庄严的景象。古老的金仙像被苔藓覆盖,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又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夜晚敲击铁磬的声音,虽然规矩严谨,却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最后一句“道师达性傲时辈,不信书生来养恬”表达了对道师的赞美之情。他能够超越世俗,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对于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书生来说,他的生活态度显得尤为恬淡和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静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赠李嗣业太学有引

圣主当阳日,临轩雅好文。

四郊承累洽,间亦起尘氛。

安危时注念,将相总难分。

有美南州彦,修洁袭清芬。

千秋绳作者,万里志奇勋。

家学源流远,趋庭嗣述勤。

绮谭绎霞馆,保泰虑弥殷。

应心思哲匠,屑玉见缤纷。

洞彻天人理,宁惟躐典坟。

请缨追往烈,草檄震前闻。

燕台方市骏,冀北未空群。

扶摇将直上,阊阖待排云。

吉甫称为宪,他时或属君。

(0)

题莫廷韩所制兰竹图歌后

幽兰与修竹,展图并堪悦。

对竹俗虑消,握兰芳香发。

常与善人居,独持君子节。

更忆长吟者,千岁字不灭。

(0)

述祖德八首有引·其五

伍世其昌,逮我王父。克俭克勤,诗书烈祖。

表正乡闾,回澜砥柱。责报于天,如携如取。

(0)

入虔闻奴陷辽阳·其五

纬武经文自有真,登坛数易似风尘。

千金宜用陈平间,三扫当师定远人。

猛士能甘捐犬马,汉家焉忍吝麒麟。

幸逢五百贞元会,谁揭奴头四海陈。

(0)

题马文璧秋林晚眺图

萧疏古木两三株,剩水残山自一区。

閒却茅亭留落日,不知秋色恼人无。

(0)

题张元春秋山策蹇图·其二

临流老树影交加,曲磴穿林日欲斜。

却喜健蹄归路熟,洞门犹未锁烟霞。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