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兵后见荒榛,赵璧犹存汉帜新。
东海蹈来秦自帝,扶馀归去国无人。
丹须久伏胎方圣,龙在能藏用乃神。
欲向蓬山寻旧隐,天风吹路暗征尘。
高凉兵后见荒榛,赵璧犹存汉帜新。
东海蹈来秦自帝,扶馀归去国无人。
丹须久伏胎方圣,龙在能藏用乃神。
欲向蓬山寻旧隐,天风吹路暗征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的感慨。首联“高凉兵后见荒榛,赵璧犹存汉帜新”以“高凉兵后”的荒芜景象与“赵璧犹存”的鲜明对比,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文明的脆弱。接着,“东海蹈来秦自帝,扶馀归去国无人”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权力更迭和国家兴衰的深沉思考。
“丹须久伏胎方圣,龙在能藏用乃神”则运用象征手法,将“丹须”与“龙”作为隐喻,强调了潜藏与等待的重要性,以及最终实现伟大或显赫的时机。最后,“欲向蓬山寻旧隐,天风吹路暗征尘”表达了诗人渴望探寻过去隐逸生活的愿望,以及面对未知道路时内心的迷茫与期待。
整体而言,此诗借景抒情,寓言于事,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自然美景及个人追求的深刻感悟。
卢公全盛时,桃李何纷纷。
冠盖蔽白日,谈笑起青云。
林翁我乡曲,同业又同门。
如何三十年,白头始相闻。
全家作楚鬼,只影穷江源。
起手问曲折,口涩不肯言。
宁非衣食牵,犹赖齿颊存。
叹此皆有数,吾书已云云。
下尽浮世尘,上通先天根。
事来即顺受,不得劳悲欣。
我老耕破砚,百钱混人群。
听之如饮醇,油油至微醺。
所恨各有役,东帆复西辕。
平生李元礼,归为致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