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国色为谁栽,蜂蝶纷纷逐影来。
惟有多情红袖在,玉壶相向独徘徊。
天香国色为谁栽,蜂蝶纷纷逐影来。
惟有多情红袖在,玉壶相向独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瓶中紫牡丹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花的独特魅力对周围生物的吸引。
首句“天香国色为谁栽”,以疑问的语气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这如天赐般美丽、香气四溢的花朵是谁精心培育的。这里的“天香国色”不仅指出了牡丹的绝世之美,也暗示了其自然界的独特地位,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
接着,“蜂蝶纷纷逐影来”,生动地描绘了蜜蜂和蝴蝶围绕着花朵飞舞的情景,它们被牡丹的美丽所吸引,前来采蜜或欣赏。这一句通过动植物的互动,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吸引力,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和谐共存。
“惟有多情红袖在,玉壶相向独徘徊。”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人,通过“多情红袖”(可能指的是女子)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情感层次。这里的“红袖”不仅代表了女性的美丽,也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视。“玉壶相向独徘徊”则描绘了一个女子独自在花前徘徊的情景,她或许在思考、在品味,也可能在与花进行某种心灵上的交流。这一细节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融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
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
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
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
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
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
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
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
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
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
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
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悬瓮之山晋水出,漾石穿沙气萧瑟。
地古时生乔木烟,云开或漏苍崖日。
成王介弟唐叔封,峨峨象设瞻閟宫。
千秋遗泽双流玉,两厝名藩一叶桐。
神尧开国乃其后,怪事亦传文在手。
义旗电捲入长安,曾祷祠堂得神佑。
太宗手书贞观碑,纪年至自征高丽。
纵金戛玉颂功德,意气绝似歌风时。
金舆羽帐今何在,惟有此泉常不改。
千哇流润活并州,百道飞烟入汾水。
壅渠智伯贪天功,赵家乃用平河东。
谁知清绝滥觞处,癈兴不到空山中。
飞梁杂树交萦互,风景还如道元注。
心空祇与閒鸥盟,坐久能知白鱼数。
女郎祠庙何年开,反使正祀荒尘埃。
若论世久数宜简,古庙何以存台骀。
纷纷世俗谁可告,乍许追欢莫凭吊。
烂醉千觞且未休,不然却恐青莲笑。
《晋祠》【清·黄景仁】悬瓮之山晋水出,漾石穿沙气萧瑟。地古时生乔木烟,云开或漏苍崖日。成王介弟唐叔封,峨峨象设瞻閟宫。千秋遗泽双流玉,两厝名藩一叶桐。神尧开国乃其后,怪事亦传文在手。义旗电捲入长安,曾祷祠堂得神佑。太宗手书贞观碑,纪年至自征高丽。纵金戛玉颂功德,意气绝似歌风时。金舆羽帐今何在,惟有此泉常不改。千哇流润活并州,百道飞烟入汾水。壅渠智伯贪天功,赵家乃用平河东。谁知清绝滥觞处,癈兴不到空山中。飞梁杂树交萦互,风景还如道元注。心空祇与閒鸥盟,坐久能知白鱼数。女郎祠庙何年开,反使正祀荒尘埃。若论世久数宜简,古庙何以存台骀。纷纷世俗谁可告,乍许追欢莫凭吊。烂醉千觞且未休,不然却恐青莲笑。
https://shici.929r.com/shici/xSYqbeN6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