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迥榭颇宜,烟峦揽结幽奇。
遐想南齐隐士,尔时未必如斯。
高台迥榭颇宜,烟峦揽结幽奇。
遐想南齐隐士,尔时未必如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想象空间的画面。诗人以“高台迥榭颇宜”开篇,巧妙地将观景的地点置于一个高远、开阔的位置,暗示了视野的辽阔与心境的超脱。接着,“烟峦揽结幽奇”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烟雾缭绕、山峦起伏的景象,赋予了自然景观一种神秘而奇特的魅力。
“遐想南齐隐士,尔时未必如斯。”这一句则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历史,联想到古代的隐士生活。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南齐那个时代,那些隐居山林的高人雅士,也未必能享受到如此宁静、壮丽的景色。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也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所见美景的珍视与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历史人物的联想,营造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体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猩红小印品。细认来、模糊字儿不整。风劲绣床冷。
只错刀闲剪,暗消腻粉。
软雨斜阳,鸾鹤飞、辘轳金井。
闭重帘、关住离愁,桐影教人立尽。深省。
红叶欺霜,黄花迎露,九秋佳景。常数归期。
暗卜金钱无准。
细沉吟、只顾时时刻刻,窗外枕前低问。
怪连朝、夜长梦短,人远天涯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