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待明月,不知时序催。
影移墙外竹,光照手中杯。
露冷关山迥,更深云汉回。
明年何处在,此地一徘徊。
对酒待明月,不知时序催。
影移墙外竹,光照手中杯。
露冷关山迥,更深云汉回。
明年何处在,此地一徘徊。
这首明代诗人梁兰的《八月十五日夜对月》描绘了诗人独自在中秋之夜对月饮酒的场景。首句“对酒待明月”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期待与明亮的月亮相伴的心情。次句“不知时序催”,流露出诗人沉浸在月色中的忘我状态,未觉时光匆匆。
“影移墙外竹”写出了月光洒在竹林上的动态美,月影摇曳,增添了静谧的氛围。而“光照手中杯”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举杯邀月的孤寂,月光与酒杯相映,更显其孤独之感。
“露冷关山迥”通过“露冷”和“关山迥”展现了秋夜的寒意以及诗人内心的辽远思绪,暗示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更深云汉回”中的“云汉”即银河,更深人静之时,银河流转,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最后两句“明年何处在,此地一徘徊”,诗人不禁思考未来,不知来年中秋自己将在何处,只能在此地徘徊,回味此刻的月色。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我行丕礼墟,交路将过半。
田畴稍连络,山势亦平缓。
竹树交远村,鸡鸣烟火晏。
士女作队游,语笑不可辨。
维时王正月,桃李已零乱。
好风自东来,流莺道边啭。
天地信广大,兹游未知倦。
人间多桃源,亦复不常见。
泛舟苍梧来,又泊藤江口。
去国万馀里,遥夜瞻北斗。
冉冉岁月逝,厥柄忽临丑。
银河注清浅,经纬烂星宿。
低头阒无人,图书陈左右。
残灯耿明灭,炉烟细当牖。
正尔不能寐,忧来欲皓首。
迢迢江湖心,匪为行役久。
望眼不可极,云山互缠纠。
中道欲何依,赖兹同心友。
珠玉时见投,缪戾亦予咎。
驽马逐骅骝,竭力常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