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袁耕道所收小飞来》
《题袁耕道所收小飞来》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藏山常恐负而走,壶中九华安在哉。

忆似冷泉亭畔见,为君题作小飞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gēngdàosuǒshōuxiǎofēilái
sòng / cháozhī

cángshānchángkǒngérzǒuzhōngjiǔhuáānzàizāi

lěngquántíngpànjiànwèijūnzuòxiǎofēilái

翻译
我常常担心会辜负这美景,以至于想逃离藏山,
那壶中的九华山又在哪里呢?
注释
藏山:指代名山,可能有特定的寓意或诗人曾游历过的山。
负:辜负,这里有错过或不欣赏之意。
走:逃跑,这里指离开。
壶中:象征性的说法,可能指诗人的想象或者珍藏的记忆。
九华:可能指代另一座名山九华山,也可能有隐喻意义。
安在哉:在哪里呢,表达对美景的怀念和寻找。
忆似:回忆起来仿佛。
冷泉亭畔:冷泉亭边,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也可能象征清幽的环境。
见:看见。
为君:为你,这里的君可能是朋友或读者。
题作:题写,即写下这首诗。
小飞来:形容山景如小飞鸟般轻盈,可能是对藏山美景的赞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题袁耕道所收小飞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一件小物品的深深怀念,那件物品可能像一座微型的飞来峰,唤起了他对某个特定地点——冷泉亭的记忆。他担心如果失去了这件藏品,就如同失去了与那段美好回忆的联系。诗人以诗意的方式,将小飞来比喻为曾经在冷泉亭边的景象,暗示了它对他情感上的重要性,并表示愿意为拥有者题写诗句,以此作为对它的纪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体现了晁补之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旧物的珍视。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九日登牛首山

牛首登高处,黄花细雨前。

山深寒似腊,江远澹于烟。

宝刹珠光净,金陵王气连。

六龙曾驻辇,听话武皇年。

(0)

招卢驾部游西山

卢郎逸兴古来少,瘦马年年蹋芳草。

闻说东曹公事稀,山行须及莺花好。

萧条旅馆制春衣,拄笏西看冷翠微。

与君明日即偕往,醉看流莺花下飞。

山中绝与江南似,恐为春光乱乡思。

未得扁舟访故庐,且复联镳修禊事。

人生百年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

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莺花待故人。

(0)

原心亭诗

郁郁松树枝,肃肃冬日阴。

孤亭弘且敞,乃在凤池浔。

凤池超人寰,万籁无一音。

暂息尘中辙,因鲜俗虑侵。

端坐邈宇宙,掩帙忘古今。

顿令群动袪,见此方寸心。

金门足大隐,岂必谢缨簪。

(0)

种莲不成书此解嘲

买地种莲花,莲芽喜渐长。

谓当朱明时,花开大于掌。

梅雨苦不休,澄潭集鱼网。

泛滥那可言,水浮莲叶上。

桔槔无所施,一望成泱漭。

为复伤其根,极目惟灌莽。

吾闻太华巅,其莲高十丈。

应有神物护,人力讵能攘。

种之已无法,况也非膏壤。

汨没安可论,徒然发深想。

仲尼逊老圃,而我顾用罔。

固知清净因,幽人所独赏。

一物虽细微,成毁良不爽。

花神杳莫招,吾将任所往。

(0)

滇中竹枝词·其八宝井词

缅中花落满蛮山,千两鸦青马上还。

寒食雨飞防瘴疠,汉人不敢出姚关。

(0)

濠梁篇

濠水清若虚,鯈鱼此中居。

鯈鱼何所乐,水阔忘呴濡。

庄惠去已久,怀古思有馀。

子是梁上人,非鱼谅知鱼。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