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镜·其三》
《古镜·其三》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双鸾开匣滟秋波,万劫情缘影里过。

温峤风流佳话在,乐昌离合泪痕多。

六朝金粉都归尽,一片冰心自不磨。

飞去若为天上月,只应愁照旧山河。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古镜(其三)》,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林朝崧。诗中以古镜为载体,寓言深刻,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情感和人生哲理。

首句“双鸾开匣滟秋波”,通过描绘古镜中的秋水般明亮,暗示镜子的古老与神秘,同时也象征着主人公的情感深沉如秋水,难以琢磨。"万劫情缘影里过"则表达了镜中映照的世事沧桑,以及人物之间历经重重劫难的情感纠葛。

接下来的两句,“温峤风流佳话在,乐昌离合泪痕多”,借温峤的典故和乐昌公主的故事,展现出历史的风流韵事和人生的离合悲欢,其中蕴含着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爱情悲剧的同情。

“六朝金粉都归尽,一片冰心自不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繁华的六朝历史比作易逝的金粉,而诗人的心灵却如冰晶般坚韧,不随世俗变迁而改变。

最后两句,“飞去若为天上月,只应愁照旧山河”,以月亮比喻镜子,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担心即使镜子飞升至天,也只会照见破碎的山河,寓意着对国家衰败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展示了林朝崧独特的诗词风格。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点绛唇.庚戌生日

春草池塘,茸茸短碧通芳信。更饶华润。

不解膏霜鬓。池上诗翁,别带超遥韵。阳和进。

香苞翠晕。物物皆沾分。

(0)

柳梢青.山林堂席上以主人之意解嘲

品雅风流,端端正正,堪人怜惜。

因甚新来,眉儿不展,愁情如织。

倡条冶叶无情,犹为他、千思万忆。

据恁当初,真心实意,如何亏得。

(0)

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其二

少陵卧穷巷,作诗叹秋雨。

坐令马群空,真欲洗万古。

乃知笔有神,宁复惭思阻。

此翁已仙去,上界足官府。

下视五浊世,正自一尘聚。

后学如秋蝉,聒耳了无取。

月卿折槛后,传家有仪矩。

织成锦绣段,宫商寄鸣杼。

追还正始音,雅颂继皇武。

即今风骚将,仅可一二数。

岂伊尘滓人,得此百世士。

心源忽湛然,对面识诸祖。

何待登妙高,历险叹踽踽。

便可咤善才,室中闻密语。

(0)

祝英台/祝英台近.和翁士秀牡丹韵

放花开,催花谢,谁解东君意。

要遣花王,独占花蹊邃。

且看玉镜台前,霞觞新举,红玉软、晓妆慵试。

好风味。须信金屋中人,谁堪并娇媚。

隐约微潮,应向尊前醉。

最怜纹锦搴帷,青罗飞盖,尘土外、轻盈相倚。

(0)

都漕适至作诗相庆次韵

邂逅江干倍冁然,喜公彊健过前年。

笔端电扫三千字,言下冰消十二缘。

传业有人吾免矣,击鲜溷汝古同然。

自今拟弃人间事,总把传家付阿圆。

(0)

和韩子文

寄迹惊殊县,论诗得胜流。

更容参往返,不恨此淹留。

绝唱终三叠,长谣拟四愁。

同游有陶谢,莫赋仲宣楼。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