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王兴之提刑》
《挽王兴之提刑》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四海王詹事,传家有象贤。

宦情尘滓外,风谊典刑边。

遗爱依前郑,群居得少连。

生平才乐此,一梦涕潸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wángxīngzhīxíng
sòng / chénliáng

hǎiwángzhānshìchuánjiāyǒuxiàngxián

huànqíngchénwàifēngdiǎnxíngbiān

àiqiánzhèngqúnshǎolián

shēngpíngcáimèngshānrán

翻译
四海王的詹事,家族中出了像贤能的人。
他的官场情感超脱世俗之外,风度和友谊如同典范的边疆。
他留下的仁爱如同郑国的遗风,与众人相处和谐少有纷争。
他一生都享受这种生活,然而在梦中醒来却泪流满面。
注释
詹事:古代官职,主管宫廷事务。
象贤:比喻德行出众,如贤良之人。
宦情:做官的情感或志向。
典刑:典范、楷模。
遗爱:遗留下来的美好影响或恩惠。
郑:古代国名,此处可能指郑国的仁政。
群居:与众人相处。
连:和睦、协调。
涕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情绪激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为悼念王兴之提刑而作,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首句"四海王詹事"点出王兴之的身份,暗示其在朝廷中享有声望;"传家有象贤"则强调了家族的优秀传统,暗示王兴之的品行如同家族的宝贵遗产。

"宦情尘滓外"一句,通过对比,赞扬王兴之心志高洁,不被世俗官场的尘埃所染;"风谊典刑边"进一步赞美他的道德典范,如同法律的边疆,规范他人行为。"遗爱依前郑",以郑国的贤相郑子产为例,形容王兴之留下的仁爱和影响深远;"群居得少连"则称赞他在与人相处时,能团结众人,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生平才乐此,一梦涕潸然",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王兴之一生的赞赏,以及在梦中回忆起他时的感伤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充分展现了陈傅良对故友的敬仰和哀思。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东里学士携酒肴就菊对酌赋此酬寄

雨晴风正急,霜叶下纷纷。

黄菊澹秋色,青山深暮云。

芳樽携共酌,独客慰离群。

临别不知醉,醒来夜已分。

(0)

哭亡兄

十年游宦滞京畿,几度缄题问我归。

骨肉本期常会合,音容谁料永分违。

风飘花萼鹃声切,雨暗关河雁影稀。

闻说今朝临葬日,泪痕空满客边衣。

(0)

五月蒙赐衣五端

自知素蹇劣,谬忝列近侍。

孰云载笔勤,清禁日无事。

圣心念长夏,恩以絺绤赐。

感激既盈襟,持归复满笥。

光荣动邻曲,喜色见僮婢。

服之固难忘,无补独深愧。

(0)

过呈贡县

马头呀海口,鳌背屹云根。

雁塔城南寺,渔家水北村。

天朝无外国,地气近中原。

愿易伽宗部,居官长子孙。

(0)

重午四咏守宫艾虎百索辟兵符·其一

玉杵捣香酥,试入来红髓。

底用苦关防,妾身清似水。

(0)

东坡引.十赍词示婢还九首·其一湖镜

苕溪前岁住。曾把银华铸。玉台犹恐尘埃驻。

须将珍重贮。须将珍重贮。伊家自信,倾城无侣。

试照向、帘前去。个中人也将人觑。肯教他让汝。

肯教他让汝。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