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亡兄》
《哭亡兄》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十年游宦滞京畿,几度缄题问我归。

骨肉本期常会合,音容谁料永分违。

风飘花萼鹃声切,雨暗关河雁影稀。

闻说今朝临葬日,泪痕空满客边衣。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哭亡兄》,表达了一位兄弟对逝去兄长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悲痛。

首联“十年游宦滞京畿,几度缄题问我归”,开篇即点明了兄弟二人因各自的生活与工作而长期分离,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与期待。然而,这种期待却在后续的诗句中被无情地打破。

颔联“骨肉本期常会合,音容谁料永分违”直接揭示了悲剧的结局——兄弟间的相聚成为永远的遗憾。这里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将原本的期许与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颈联“风飘花萼鹃声切,雨暗关河雁影稀”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渲染哀伤的氛围。风吹过凋零的花朵,杜鹃鸟凄厉的叫声,雨幕下的关河,雁群稀疏的身影,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迭,也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离别之痛。

尾联“闻说今朝临葬日,泪痕空满客边衣”将情感推向高潮。得知兄长去世的消息,诗人只能在异乡独自垂泪,泪水浸湿了衣物,这一细节深刻地表现了内心的悲痛与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兄长的思念将伴随自己一生,无法释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深情地表达了对亡兄的怀念与哀悼,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生死离别带来的痛苦与不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章贡舟中作歌六首·其六

梦里梅关眼中血,今夜分明在秋月。

峰峦樵悴兵戈后,惨淡烟霞写离别。

去日板舆素輀返,魂兮归来悄难说。

有弟有弟亦夭折,使我肝肠横断绝!

(0)

杜茶村留饮书斋时有故宫人在座

浣花溪上话残春,诗句文章老更真。

酒半一声《河满子》,不堪重见孟才人。

(0)

当新婚别

忆昔妾未字,生小皆清门。

相逢两无忌,比舍同六亲。

十四年稍长,逡巡始畏人。

十五值时难,风雨啼空村。

十六今于归,媒妁无一存。

前日府帖下,淮南大兴屯。

王事不敢避,执殳行苦辛。

君行在须臾,裀席难久温。

君意岂独忍,奈此覆冒恩。

黄巢犯东都,六宫如飘尘。

至尊尚莫保,况乃茕穷身。

裁缣作裲裆,密紒裹以纯。

君情毋弃捐,妾有双泪痕。

(0)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其四

秋衣才著带围宽,强起聊陪一日欢。

少长尽招佳子弟,后先竞集古衣冠。

花如多病怜容瘦,蟹味堪馋怕性寒。

潦倒敢誇能作赋,错教人当谪仙看。

(0)

西梁山晚眺和友人韵·其一

天门两扇射晴晖,瞑色苍苍霭翠微。

双镇中流排画出,孤帆一片载诗归。

横江已断千年锁,擘华常开万古扉。

回望翠螺如拥髻,朗吟谁揽谪仙衣。

(0)

重遣·其四

酸呻苦趣竟如何,目想神痴想见他。

知是生平重言笑,近年况复泪容多。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