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当新婚别》
《当新婚别》全文
清 / 陶澄   形式: 古风

忆昔妾未字,生小皆清门。

相逢两无忌,比舍同六亲。

十四年稍长,逡巡始畏人。

十五值时难,风雨啼空村。

十六今于归,媒妁无一存。

前日府帖下,淮南大兴屯。

王事不敢避,执殳行苦辛。

君行在须臾,裀席难久温。

君意岂独忍,奈此覆冒恩。

黄巢犯东都,六宫如飘尘。

至尊尚莫保,况乃茕穷身。

裁缣作裲裆,密紒裹以纯。

君情毋弃捐,妾有双泪痕。

(0)
鉴赏

这首诗《当新婚别》是清代诗人陶澄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新婚之际遭遇战乱,被迫与丈夫分离的悲惨情境。

开篇“忆昔妾未字,生小皆清门”,回忆了女子年轻时的清贫生活,未嫁之时便生活在简朴的家庭中。接着“相逢两无忌,比舍同六亲”描述了她与丈夫相遇时的自由与亲密,仿佛是多年的好友。然而好景不长,“十四年稍长,逡巡始畏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子开始意识到社会的复杂与人情的微妙。紧接着“十五值时难,风雨啼空村”,十五岁时正值战乱,她目睹了战争带来的苦难,村庄在风雨中哭泣。

“十六今于归,媒妁无一存”表明女子在十六岁那年结婚,但媒妁之言已不复存在,婚姻变得艰难而仓促。随后“前日府帖下,淮南大兴屯”,战乱之下,政府征召民夫,女子的丈夫不得不离开她去服役。她深知丈夫的处境,“君行在须臾,裀席难久温”,丈夫的离去如同短暂的温暖,很快就变得寒冷。

“君意岂独忍,奈此覆冒恩”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理解与无奈,她知道丈夫不能违背国家的命令。然而,“黄巢犯东都,六宫如飘尘”,战乱进一步加剧,连皇宫也无法幸免。女子感叹,连皇帝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更何况是自己这样的平民。

最后,“裁缣作裲裆,密紒裹以纯”描述了女子为丈夫准备衣物,以纯色包裹,象征着她对丈夫的深情与思念。“君情毋弃捐,妾有双泪痕”则是女子对丈夫的承诺与哀求,即使丈夫无法回到她的身边,她的心也不会放弃他,泪水见证了她对爱情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历史背景的融合,展现了战乱时期普通人的命运与情感,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陶澄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少年游.姑溪八月十八日寄怀里中同学诸子

去年此日,桂花影里,好句坐秋阴。

今年此日,桂花何在,欹枕一秋心。

卷帘还起,何来明月,窥梦到孤衾。

半秋匀染,已深深、潮长镇难禁。

(0)

好事近.山寺晓步

细雨润园蔬,蔬甲一时如镞。

插槿篱门还闭,有高人睡足。

竹溪是处笋成林,新笋青于玉。

倦向溪边小坐,已尘襟都浴。

(0)

满江红.戏示次内

虽则如云,休认作、少年佳丽。

良不愧、村妆野妇,短衫椎髻。

经卷药炉今日事,舞裙歌扇从来未。

想孟光、初嫁伯鸾时,居然是。手不释,麻和絮。

目不倦,盐和豉。更课儿书卷,课奴机杼。

我岂忘情丝与竹,家无工技邯郸女。

只秋听蝉噪、夏听鹂,吾老矣。

(0)

蝶恋花.晓发

瑟瑟西风帘外卷。绿水红村,小棹随流转。

叶老欲飞霜乍染。疏星倒向波心糁。

客枕惺忪寒意惨。秋夜偏长,秋梦应偏短。

何处玉鸡声近远。一丸红吐扶桑暖。

(0)

卜算子.汤阴谒岳武穆庙

身在尚无家,身死家何地。

纵使游魂遍九州,不向汤阴住。

有恨化为云,无泪飞成雨。

若变啼鹃何处归,赵氏孤儿处。

(0)

浣溪纱.初见

曾向蓬山顶上行。瑶姬十五笑相迎。

湘裙剪剪袜盈盈。

今世芳名知弄玉,前身小字是双成。

怪郎蓦地唤卿卿。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