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董丞相去国》
《董丞相去国》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宝祐丙辰七月前,相公力请得归田。

圣朝已致无为治,天下今逢大有年。

诸葛终身出师表,留侯底事学神仙。

何人得似鸱夷子,万顷烟波一钓船。

(0)
鉴赏

此诗《董丞相去国》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通过对董丞相归隐田园的描绘,展现了对理想政治与个人生活选择的深刻思考。

首句“宝祐丙辰七月前,相公力请得归田”,开篇即点明时间背景与事件,董丞相在宝祐丙辰年七月前,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归隐田园的机会。这一句不仅交代了历史情境,也暗示了董丞相在官场上的功绩与影响力。

接着,“圣朝已致无为治,天下今逢大有年”两句,赞美了当朝的政治理念与社会繁荣。通过“无为治”与“大有年”的对比,表达了对当前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局面的肯定与向往。

“诸葛终身出师表,留侯底事学神仙”则以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张良为例,表达了对董丞相归隐生活的理解与赞赏。诸葛亮一生致力于辅佐君王,而张良则选择了超脱尘世的生活。这两句通过对比,既是对董丞相人格的肯定,也是对其归隐选择的认同。

最后,“何人得似鸱夷子,万顷烟波一钓船”以鸱夷子(即范蠡)的典故,进一步赞扬了董丞相能够像范蠡一样,既能成就一番事业,又能适时退隐,享受自然之乐。这里将董丞相比作范蠡,表达了对其智慧与人生境界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董丞相归隐生活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理想政治与个人生活选择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借鉴。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曹直夫水石短轴二首·其二

清风敛霁入巴山,春涨攘人钓月湾。

欠个小舟青箬笠,着侬长在水云间。

(0)

即事

暖云芳草媚晴川,花正娇春柳欲眠。

老景侵寻生事拙,旧巢归燕自相怜。

(0)

山居

浅浅溪流短短篱,碧于深处小茅茨。

想无俗子知踪迹,小款梅花细说诗。

(0)

挽罗榷院子远·其三

尝忆东华裹饭时,五千字挟海潮飞。

臣愚敢避权奸忤,主弱宁知国事非。

相马有奇堪下拜,屠龙无用只空归。

江南文物侵寻尽,洒泪单传第一衣。

(0)

临江仙·其一己酉和实之灯夕

玉笛钿车当日事,东涂西抹都曾。

等闲曲子压和凝。纵游非草草,已醉强惺惺。

今向三家村送老,身如罢讲吴僧。

高楼百尺不须登。半炉烧叶火,一盏勘书灯。

(0)

沁园春·其八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

莫羡渠侬,白玉成楼,黄金筑台。

也不消颠怪,骑驎被发,谁能委曲,令鸩为媒。

鬓有二毛,袖闲双手,只了持螯与把杯。

公过矣,赏陈登豪气,杜牧粗才。便烦问讯张雷。

甚斗宿无光剑不回。

想阁中鸣佩,时携客去,壁间悬榻,近有谁来。

撤我虎皮,让君牛耳,谁道两贤相厄哉。

中年后,向歌阑易感,乐极生哀。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