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秋水阔,坐看鸟飞还。
一棹楚云外,今宵淮浦间。
舳舻争度闸,灯火尽临关。
俯首意无限,凄其游子颜。
天空秋水阔,坐看鸟飞还。
一棹楚云外,今宵淮浦间。
舳舻争度闸,灯火尽临关。
俯首意无限,凄其游子颜。
此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诗人乘舟于淮河口,所见之景与内心情感交织的画面。首句“天空秋水阔”,以开阔的视野开篇,点明季节与地点,秋水长天一色,给人以宁静深远之感。接着“坐看鸟飞还”,静观自然,鸟儿归巢,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一棹楚云外,今宵淮浦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行舟的情景。一叶扁舟,穿越在楚地的云雾之中,此刻正停泊在淮河的岸边。这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舳舻争度闸,灯火尽临关”则转而描绘了淮河口繁忙的景象。船只争相通过闸门,灯火通明,展现出一片繁忙与热闹。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观察与思考。
最后,“俯首意无限,凄其游子颜”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俯首之间,思绪万千,游子的面容上流露出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对所有离家远行之人情感共鸣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元驹曾号蚁,白鸟亦称蚊。
种本从鷏出,名还与鹭分。
蝇头同取象,豹脚独成文。
异论思巢睫,残碑记露筋。
负山真有力,列市竞为群。
雨陨常千点,雷轰忽一军。
乍疑歌翯翯,讵意睹棼棼。
除恶由来尽,何防毒草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