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便讽议谏垣,何益上下惰偷中国;
我愿支离病榻,亦为家庭教育良师。
公便讽议谏垣,何益上下惰偷中国;
我愿支离病榻,亦为家庭教育良师。
此联出自清代陆尔奎所作的《挽高凤歧联》。上联“公便讽议谏垣,何益上下惰偷中国”表达了对国家官员应尽谏诤之责的期待,认为在官府中提出谏言虽好,但面对普遍的懒惰和贪腐风气,其实际效果有限。下联“我愿支离病榻,亦为家庭教育良师”则转而表达个人意愿,即使身患疾病,也希望能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出正直、勤勉的后代,以此来影响社会风气。整体而言,此联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于教育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帘前鸟,鸣何悲。
昔日曾同鸾鹤侣,灵景光中刷羽仪。
饥食紫云英,渴饮瑶池水。
有时发雅音,仙韶合宫徵。
身被五采章,嘘吸成文理。
飞飞长绕蕊珠宫,胡为误落樊笼里。
樊笼一已闭,岁月何悠悠。
饥渴不复顾,愁思无时休。
岂不闻雍陶开笼放白鹇,凉月满天归思促。
何当释此鸟,纵意投林麓。
卑不愿逐鹪鹩,高不愿随黄鹄。
桑麻蔽野绿盈畴,处处春风啼布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