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即将修炼成仙的场景,通过窗中传来的鹤飞声,方士(道士)预感到自己即将成仙。诗中的意境淡雅,语言简洁,但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仙界的精神状态。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这两句表现了道士准备离开尘世,返回山中修炼的决心。图书可能指的是道教经典或是修炼成仙的秘籍,而安置于枕下则显示出对知识和修炼的重视。驱赶家禽走向山林,更凸显了他与世俗的割离。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道士前往仙界的小径和悬空的仙桥。这里的花开深洞,既可能是实景描述,也可理解为隐喻,指向道士所达到的精神境界。而“路过悬桥羽节轻”则给人一种飘然若有、灵动自如的感觉。
最后两句“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表现了诗人对道士即将成仙的惆怅,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感慨。诗人通过送别的情景,抒发了对友人成仙后不知所踪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道士修炼成仙的过程,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永恒生命的精神追求。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
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
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烟梯缘薜荔,岳寺步欹危。
地本饶灵草,林曾出祖师。
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
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嵌空寒更极,寂寞夜尤思。
阴谷冰埋朮,仙田雪覆芝。
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
藓室新开灶,柽潭末了棋。
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
空务渔樵事,方无道路悲。
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
尘外难相许,人间贵迹遗。
虽怀丹桂影,不忘白云期。
仁者终携手,今朝预赋诗。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唐·刘得仁】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烟梯缘薜荔,岳寺步欹危。地本饶灵草,林曾出祖师。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嵌空寒更极,寂寞夜尤思。阴谷冰埋朮,仙田雪覆芝。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末了棋。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空务渔樵事,方无道路悲。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尘外难相许,人间贵迹遗。虽怀丹桂影,不忘白云期。仁者终携手,今朝预赋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XuexJ8L3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