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寂默通真说因戒而定云是小乘渐法然至则成大其致一也赵少师叔平览之有疑见问以此答》
《寂默通真说因戒而定云是小乘渐法然至则成大其致一也赵少师叔平览之有疑见问以此答》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七言律诗

即定非存出入间,照而常寂所居安。

将心起用知逾远,有眼无光见亦难。

向上本来惟一路,初机聊为立三关。

莫于此地分延促,弹指时中海水乾。

(0)
鉴赏

这首诗《寂默通真说因戒而定云是小乘渐法然至则成大其致一也》由宋代诗人张方平创作,通过精炼的语言,探讨了修行与悟道的深邃哲理。

首句“即定非存出入间”,开篇便点明了内心的宁静并非源自外界的进出,而是内在的自我调适与定力的修炼。接着,“照而常寂所居安”进一步阐述,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内心也能保持平静,不受外界干扰,这种状态便是真正的安宁。

“将心起用知逾远,有眼无光见亦难。”这两句诗揭示了内心的觉醒与洞察力的关系。只有当心灵真正觉醒,才能超越表面的感知,看到更深层次的事物。然而,对于那些尚未觉醒的人来说,即使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也可能难以理解或忽视。

“向上本来惟一路,初机聊为立三关。”这里提到修行之路,无论多么复杂,其实都是一条主线。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设立一些阶段性的目标(三关),以帮助他们逐步深入,最终达到更高的境界。

最后,“莫于此地分延促,弹指时中海水乾。”这句话强调了时间的相对性以及修行过程中的耐心与坚持。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应过于执着于时间的长短,因为真正的转变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就像弹指之间,海水可以干涸,说明变化可以在瞬间完成,提醒人们要保持警觉,把握当下,让心灵得以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修行的本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和提升自我。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颂六十二首·其五十九

愚夫贪世利,俗士重虚名。

三空既难辩,八风恒易倾。

物我久空性,色心仍自萦。

盛年爱华好,老死丘墓成。

居高非虑祸,持满不忧盈。

名利甘刀害,将非安久祯。

凡愚苟求利,譬犬见秽精。

不知祸来至,焉知怨苦声。

(0)

咏景十首·其三秦人洞

洞门深锁白云封,九节丹崖第几重?

欲向山中询甲子,秦人尽日不相逢。

(0)

送芝上人游罗浮·其一

一瓶一锡十方游,挥麈湘南夜语投。

四百好峰在何许?寄师双眼看罗浮。

(0)

答杜荀鹤

如何即是僧心了,了得何心是了僧?

(0)

宿江馆

吟登晚驿亭,醉罢红灯落。

(0)

历山·其三

济南郡里多沮洳,娥皇女英汲井处。

窃向池中潜圳来,浇茆畦上平流去。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