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离离,发垂垂。神出鬼没,佛眼难窥。
能坐毗耶之舌,而不能出女子之定。
能行法王之令,而不能免迦叶之疑。
五台山势峭巍巍,返掷还他狮子儿。
草离离,发垂垂。神出鬼没,佛眼难窥。
能坐毗耶之舌,而不能出女子之定。
能行法王之令,而不能免迦叶之疑。
五台山势峭巍巍,返掷还他狮子儿。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心月所作的《草衣文殊赞》。诗中以草和发的形象描绘文殊菩萨的神秘与深沉,"草离离,发垂垂"象征其朴素无华的修行者形象。"神出鬼没,佛眼难窥"则强调了文殊智慧的深不可测,连佛祖的眼睛也无法完全看透。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比文殊的能力与局限,展现了其佛法高深但仍有凡人难以理解之处。"能坐毗耶之舌,而不能出女子之定",暗示文殊虽能言说佛法,却无法使女子达到禅定的境地,体现了佛法的广大与个人修为的差异。"能行法王之令,而不能免迦叶之疑"则借迦叶尊者的疑问,表达了即使是法王也无法完全消除众生的疑惑。
最后两句,"五台山势峭巍巍,返掷还他狮子儿",将文殊比喻为五台山中的狮子,寓意其威猛与智慧,同时也暗示文殊的修行之路如同攀登陡峭的山峰,需要不断超越自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赞扬了文殊菩萨的智慧与修行,同时也揭示了佛法的深奥与修行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