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司马先生·其一》
《寄司马先生·其一》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溪云曾每拜公来,共我渔蓑滥钓台。

万里不知皇极手,谁家今又点蓬莱。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司马先生共处的自然景象和历史情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过往历史的感慨。

首句“溪云曾每拜公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溪边的云彩比作对司马先生的尊敬与崇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接着,“共我渔蓑滥钓台”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两人共同在野外垂钓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万里不知皇极手”,这一句则转而表达对历史的感慨。这里的“皇极手”可能象征着帝王的权力或统治,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广阔的天地间,也不知道哪位帝王的手能触及到如此深远的地方。这既是对历史的遥想,也暗含着对现实的反思,或许是在感叹世事变迁,英雄人物难以把握命运的无奈。

最后一句“谁家今又点蓬莱”,则将话题引向了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仙境。这里用“谁家”提问,似乎在问:如今又有何人能够到达那仙境?这不仅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可能隐含着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以及对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历史典故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历史、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眼儿媚·花近清明晚风寒

花近清明晚风寒。
锦幄兽香残。
醺醺醉里,匆匆相见,重听哀弹。
春情入指莺声碎,危柱不胜弦。
十分得意,一场轻梦,淡月阑干。

(0)

长相思·清夜长

清夜长。
泛玉觞。
照座江梅花正芳。
风传细细香。
围艳妆。
留醉乡。
一曲清歌声绕梁。
尊前人断肠。

(0)

蓦山溪·催花小雨

催花小雨,轻把香尘洒。
帘卷水亭风,梅影转、夕阳初下。
靓妆窥鉴,鸳甃湛清漪,浮暗麝,剪芳琼,消得连城价。
玉楼十二,寒怯铢衣挂。
曾是绿华仙,眷余情、新词如画。
花随人圣,须信世无双,腾凤吹,驻銮舆,堪与瑶池亚。

(0)

醉蓬莱·向逍遥物外

向逍遥物外,造化工夫,做成幽致。
杳霭壶天,映满空苍翠。
耸秀峰峦,媚春花木,对玉阶金砌。
方丈瀛洲,非烟非雾,恍移平地。
况值良辰,宴游时候,日永风和,暮春天气。
金母龟台,傍碧桃阴里。
地久天长,父尧子舜,灿绮罗佳会。
一部仙韶,九重鸾仗,年年同醉。

(0)

木兰花慢·正枝头荔子

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
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
高台称吟眺处,□繁华、清胜两无穷。
帘卷榕阴暮合,万家香霭溟濛。
年光冉冉逐飞鸿。
叹雨迹云踪。
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知与谁同。
临鸾晚妆初罢,怨清宵、好梦不相逢。
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

(0)

沁园春·更漏迢迢

更漏迢迢,乍寒天气,画烛对床。
正井梧飘砌,边鸿度月,故人何处,水远山长。
老去功名,年来情绪,宽尽寒衣销旧香。
除非是,仗蛮笺象管,时伴吟窗。
词章。
莫话行藏。
且喜见捷书来帝乡。
看锐师云合,妖氛电扫,随堤宫柳,依旧成行。
梦绕他年,青门紫陌,对酒花前歌正当。
空成恨,奈潘郎两鬓,新点吴霜。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