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沉山,正帘子、斜开灯儿未炙。
俯首凝思,无聊指甲空剔。
一年几个中秋,夜酝酿暮云如墨。岑寂。
愁人断送、要这般天色。帐底馀香息。
甚柔情一段,浪作经年忆。
还似伤春卧病,看朱成碧。
乱蛩更助凄凉,渐闻疏雨梧桐滴。通夕。
怎比得、镜潮镜汐。
暝色沉山,正帘子、斜开灯儿未炙。
俯首凝思,无聊指甲空剔。
一年几个中秋,夜酝酿暮云如墨。岑寂。
愁人断送、要这般天色。帐底馀香息。
甚柔情一段,浪作经年忆。
还似伤春卧病,看朱成碧。
乱蛩更助凄凉,渐闻疏雨梧桐滴。通夕。
怎比得、镜潮镜汐。
这首《惜秋华·秋思》由明末清初词人沈谦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寂寥与愁绪。
“瞑色沉山,正帘子、斜开灯儿未炙。” 开篇以黄昏时分的景象入笔,山色暗淡,晚霞消散,室内仅有一盏未燃尽的灯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俯首凝思,无聊指甲空剔。” 诗人低垂着头,陷入深思,无聊之际,不自觉地拨弄着手指甲,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空虚与迷茫。
“一年几个中秋,夜酝酿暮云如墨。” 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却因乌云密布而未能欣赏到明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
“岑寂。愁人断送、要这般天色。” 岑寂的夜晚,愁绪难消,这样的天气似乎在特意为愁人增添一份沉重。
“帐底馀香息。甚柔情一段,浪作经年忆。” 床帐中残留的香气已渐渐消散,往日的柔情蜜意如今只能在记忆中回味,时间的流逝让这份情感变得模糊而遥远。
“还似伤春卧病,看朱成碧。” 这段情感的回忆仿佛是伤春时节卧病在床,眼中的红花绿叶都变成了灰暗的颜色,比喻情感的深刻与哀伤。
“乱蛩更助凄凉,渐闻疏雨梧桐滴。” 蝉鸣声杂乱,增添了凄凉的气氛,细雨轻敲梧桐叶,声音渐远,更加衬托出环境的寂静与孤独。
“通夕。怎比得、镜潮镜汐。” 整整一夜,难以入眠,这与镜中潮水和潮汐的自然变化相比,显得更加难以承受。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深秋的景色与人物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情感变迁的深切感悟,以及面对孤独与愁绪时的无奈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