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韦隐居西斋》
《题韦隐居西斋》全文
唐 / 许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斸药去还归,家人半掩扉。

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

寺远僧来少,桥危客到稀。

不闻砧杵动,应解制荷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iyǐn西zhāi
táng / hún

zhúyàoháiguījiārénbànyǎnfēi
shānfēngténgluòdòuhuāféi

yuǎnsēngláishǎoqiáowēidào
wénzhēnchǔdòngyìngjiězhì

注释
斸药:挖药。
还归:返回,回家。
家人:指家中的亲人。
半掩扉:门只关了一半。
山风:从山中吹来的风。
藤子:藤蔓上的果实或种子。
溪雨:溪流旁的雨。
豆花:豆科植物的花,这里形容其因雨水而茂盛。
寺远:寺庙位置偏远。
僧来少:很少有僧人前来。
桥危:桥不稳固,危险。
客到稀:客人来访稀少。
砧杵:捣衣石和捣衣棒,古代洗衣工具,这里指洗衣的声音。
应解:应当理解或明白。
制荷衣:用荷叶制作的衣服,比喻隐逸的生活。
翻译
挖完药回家时,家人已半掩门扉。
山风吹落藤上子,溪边雨中豆花更显肥美。
寺庙偏远僧人来访稀,危桥难行客人到访也少。
听不见捣衣声动静,应是都懂得脱下那用荷叶做的衣裳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村生活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平淡生活的深切体验。首句“斸药去还归”,表明诗人可能是一位隐士或僧侣,以采集草药为生,行走于山林之间,而“家人半掩扉”则透露出一丝寂寞和孤独。

接下来的“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敏锐感知。山风轻拂,使得藤蔓上的果实纷纷坠落;溪水润物,令得豆花更加饱满。

“寺远僧来少,桥危客到稀”则描绘了一个偏远的寺院,僧侣稀少,以及一座摇摇欲坠的桥梁,行人稀少。这些景象都在强调这里的人迹罕至,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最后,“不闻砧杵动,应解制荷衣”,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安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在这静谧的环境中,连平日里常听到的织布声也听不到了,而是应该放慢脚步,去准备那简单如同荷叶遮体之衣。

整首诗通过对山野生活细节的刻画,以及对寂寞与孤独情感的表达,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情怀。

作者介绍
许浑

许浑
朝代:唐   字:用晦(一作仲晦)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生辰:约791~约858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猜你喜欢

娇女诗二首·其一

含娇云中出,艳艳桃李颜。

青云缭白云,不分双髻鬟,是侬海上山。

(0)

山行

行尽白云山已昏,残月忽坠孤松根。

幽人踏月兴未巳,猛虎一声山鸟翻。

(0)

马德安归自江州走讯江右近耗感赋·其二

江干裘马鬓容凋,往事惊心涕泪遥。

渐近故乡闻战伐,那堪物态见萧条。

菊荒陶令归来径,帆趁鸱夷去后潮。

近日世情君莫问,巾车宜逐北山樵。

(0)

和子服自云栖归游虎跑泉用东坡壁间韵·其一

遥礼名山有瓣香,羡君尘外得清凉。

行经石甃龙湫冷,定入溪风虎啸长。

皓月三人成一笑,黄花半偈问诸方。

前身应是东坡老,槐火寒泉试更尝。

(0)

游金粟寺和纬度

閒云古树隐禅门,谁解拈花礼世尊。

人外经声空自转,定中秋色叶频翻。

行随流水皆无住,坐对青山两不言。

会识维摩多妙理,欲从空观涤尘烦。

(0)

荅潜夫先生见寿诗

名山十载负初心,把臂期公共入林。

拨闷欲倾千石酒,无弦空抱一囊琴。

新栽杞菊俱盈尺,旧种琅玕已十寻。

永日掩关稀客到,龙湫北望独长吟。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