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山光合,况当三月天。
好花红照水,芳草绿随船。
货药村桥醉,收帆野渡眠。
因思二朝客,同泛恐无缘。
两岸山光合,况当三月天。
好花红照水,芳草绿随船。
货药村桥醉,收帆野渡眠。
因思二朝客,同泛恐无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潘阆在舟行途中所见的美景和内心的感受。首句“两岸山光合”,展现出山水相接的开阔景象,春天的气息浓厚。接着,“况当三月天”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美好,暗示着生机盎然的春意。诗人笔下的“好花红照水”和“芳草绿随船”,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生动地描绘出水面倒映着鲜艳花朵,青草随着船只摇曳的画面。
诗人陶醉在这如画的景色中,甚至在村桥旁因欣赏美景而微醺,“货药村桥醉”,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闲适。随后,“收帆野渡眠”则描绘出诗人乘船归宿,选择在野外渡口小憩的场景,显得悠然自得。
最后,诗人由眼前所见引发对友人的思念,“因思二朝客,同泛恐无缘”,表达了对柳侍禦和杨博士迈两位旧友的怀念,以及与他们一同泛舟的遗憾未能实现。整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惬意与淡淡的离愁。
薰风长日庭院深,有人危坐弦鸣琴。
悽其始作履霜操,划然忽造崩山音。
大弦春温小廉折,大小廉温无间歇。
月斜窗户鸿飞高,秋入园林蝉语咽。
抚弦按指忽变之,袅袅馀音如欲绝。
欲绝不绝还丁丁,幽谷幽禽饥啄雪。
黄昏风雨势振天,天青雨歇山娟娟。
衣冠相对坐终日,日与文王孔子相周旋。
烦君试作南薰调,去和虞韶向廊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