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人弹琴》
《听人弹琴》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薰风长日庭院深,有人危坐弦鸣琴。

悽其始作履霜操,划然忽造崩山音。

大弦春温小廉折,大小廉温无间歇。

月斜窗户鸿飞高,秋入园林蝉语咽。

抚弦按指忽变之,袅袅馀音如欲绝。

欲绝不绝还丁丁,幽谷幽禽饥啄雪。

黄昏风雨势振天,天青雨歇山娟娟。

衣冠相对坐终日,日与文王孔子相周旋。

烦君试作南薰调,去和虞韶向廊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听琴时的氛围与情感。诗人王鏊以“薰风长日庭院深”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环境,为听琴场景铺垫了背景。接着,“有人危坐弦鸣琴”,点明了主角正在弹奏古琴,而“悽其始作履霜操,划然忽造崩山音”则描绘了琴声从低沉哀婉逐渐变为激昂壮阔的变化过程,仿佛是从寒霜初降的凄清到山崩地裂的震撼。

“大弦春温小廉折,大小廉温无间歇”进一步展示了琴声的层次感与连贯性,如同春天温暖的大弦与秋日凛冽的小弦交织,形成一种既和谐又富有变化的音乐体验。随着“月斜窗户鸿飞高,秋入园林蝉语咽”,画面转向夜晚,月亮斜挂,鸿雁高飞,秋意渐浓,蝉鸣渐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

“抚弦按指忽变之,袅袅馀音如欲绝。欲绝不绝还丁丁,幽谷幽禽饥啄雪。”这部分描述了演奏者在琴声中的情感起伏与技艺的精湛,余音袅袅,仿佛是即将消逝却又顽强回响的声音,与幽谷中饥饿的鸟儿啄食雪花形成呼应,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

最后,“黄昏风雨势振天,天青雨歇山娟娟。衣冠相对坐终日,日与文王孔子相周旋。烦君试作南薰调,去和虞韶向廊庙。”描绘了风雨过后,天空晴朗,山色娟秀,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相对而坐,沉浸在音乐与历史文化的交流之中。诗人邀请对方演奏南薰调,并希望这美妙的音乐能够融入更广阔的庙堂空间,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崇高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听琴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集西溪山房分得规字

白社将投老,支公是旧知。

微波初似縠,新月渐成规。

且漫言吹剑,何劳问立锥。

寄声陶处士,此地莫攒眉。

(0)

南湖秋兴

千古南湖水,偏宜此夜秋。

清樽邀皓月,桂楫荡中流。

露湿汀花秀,云寒古木愁。

美人天际隔,萧瑟罢登楼。

(0)

病起访菊云亭主人捐馆感赋二首·其二

故人别去夜台清,寂寂空阶鸟自鸣。

倘有灵文膺十赉,更无好梦托三生。

里居黄菊陶元亮,城主芙蓉石曼卿。

病起渔郎重问渡,松山流水不胜情。

(0)

咏白秋海棠和项东井

粉黛霏微露浅红,可怜娇小托幽丛。

如何不及芦花絮,飘入秋江钓艇中。

(0)

春郊

春色盈芳陌,轻飙拂水凉。

山山横碧影,树树理新妆。

病酒何堪醉,吟花只觉香。

渔歌来和我,带月载归航。

(0)

题平乐官舍

城上峨峨百雉齐,城中只见草萋萋。

官衙风寂重茅稳,兵灶烟寒一帐迷。

短树无枝稀住鸟,长宵自晓失鸣鸡。

山中习静曾堪似,未记閒身百粤西。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