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三年恨,归来百虑轻。
静堪眠夜雨,梦不数邮程。
荒径九节杖,凉窗二尺檠。
吾生本易足,此外复何营。
客里三年恨,归来百虑轻。
静堪眠夜雨,梦不数邮程。
荒径九节杖,凉窗二尺檠。
吾生本易足,此外复何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次仲氏韵》。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久居客地的愁绪和归乡后的轻松自在。
“客里三年恨,归来百虑轻。”这里,“三年恨”暗示了诗人在异乡漂泊三年的时间里积累了许多不快和烦恼,而“归来百虑轻”则表明一旦回到故土,所有的忧愁都烟消云散了。
“静堪眠夜雨,梦不数邮程。”诗人在安静的夜晚沉浸于睡梦之中,即便是听到雨声,也不会再去计算那些旅途中的劳顿和距离。这两句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放松。
“荒径九节杖,凉窗二尺檠。”这里,“荒径九节杖”描绘了诗人归乡后漫步于野径之上的情景,那些曾经陪伴他行走的拐杖现在只剩下寂寞的影子。而“凉窗二尺檠”则是诗人在家中,倚靠着窗棂,感受那清凉的微风。这两句展现了归乡后的闲适与自得。
最后,“吾生本易足,此外复何营。”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总结。意思是我这一生原本就容易满足,不需要过多的追求和劳碌。
整首诗通过对比客居与归家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土的情感寄托。诗中充满了淡泊明志和超然物外的哲理,是宋代田园诗风格的体现。
暑懒归投簟,凉醒打当书。
罢吟唇欲裂,起坐膝难舒。
汲古微澜动,悲秋小雨馀。
五言未针线,百过且阶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