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仲氏韵》
《次仲氏韵》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客里三年恨,归来百虑轻。

静堪眠夜雨,梦不数邮程。

荒径九节杖,凉窗二尺檠。

吾生本易足,此外复何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shìyùn
sòng / sūnyìngshí

xiāotānshūqiángniánláishīzhèngxiāngdāng

zhīěrchénāijìnshǐjiànshānlínyuècháng

注释
客里:旅居他乡。
恨:遗憾。
归来:回家。
百虑:种种忧虑。
静堪:能静静地。
眠夜雨:夜晚的雨声。
梦不数:梦中不再计算。
邮程:归家的路程。
荒径:荒芜的小路。
九节杖:九节竹杖(古人常用竹杖象征简朴生活)。
凉窗:凉爽的窗户。
檠:灯架。
吾生:我的一生。
本易足:本来就很满足。
复何营:还追求什么呢。
翻译
在外漂泊了三年,满心遗憾,回家后一切忧虑都变得微不足道。
在静静的夜晚雨声中能安然入睡,梦境不再计算归家的路途遥远。
手持一根九节竹杖,坐在有两尺长灯檠的凉窗下。
我深知人生本就足够,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值得追求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次仲氏韵》。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久居客地的愁绪和归乡后的轻松自在。

“客里三年恨,归来百虑轻。”这里,“三年恨”暗示了诗人在异乡漂泊三年的时间里积累了许多不快和烦恼,而“归来百虑轻”则表明一旦回到故土,所有的忧愁都烟消云散了。

“静堪眠夜雨,梦不数邮程。”诗人在安静的夜晚沉浸于睡梦之中,即便是听到雨声,也不会再去计算那些旅途中的劳顿和距离。这两句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放松。

“荒径九节杖,凉窗二尺檠。”这里,“荒径九节杖”描绘了诗人归乡后漫步于野径之上的情景,那些曾经陪伴他行走的拐杖现在只剩下寂寞的影子。而“凉窗二尺檠”则是诗人在家中,倚靠着窗棂,感受那清凉的微风。这两句展现了归乡后的闲适与自得。

最后,“吾生本易足,此外复何营。”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总结。意思是我这一生原本就容易满足,不需要过多的追求和劳碌。

整首诗通过对比客居与归家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土的情感寄托。诗中充满了淡泊明志和超然物外的哲理,是宋代田园诗风格的体现。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和谢石湖先生寄二诗韵·其一

一张五色石湖云,天上吹来堕小轩。

化作虹桥倚钟阜,渡将老子到吴门。

黄钟路鼓鸣清庙,玉戚金支舞泰尊。

乃是寄侬诗数纸,却拈瑰怪向谁论。

(0)

和王元驹

向来淮海说三秦,脚踏苏门最绝尘。

莫道江山歇英气,如今文物有斯人。

黄埃九陌谁知子,青竹千年独问津。

未得相看已相识,只惭空叹蜀庄珍。

(0)

和王才臣

新诗不但不饶侬,便恐阴何立下风。

每与胜谈千古事,不知拨尽一炉红。

生儿底巧翁何恨,得子销愁我未穷。

剩欲苛留老三径,念渠何罪亦山中。

(0)

初凉与次公子共读书册

暑懒归投簟,凉醒打当书。

罢吟唇欲裂,起坐膝难舒。

汲古微澜动,悲秋小雨馀。

五言未针线,百过且阶除。

(0)

过太湖石塘三首·其一

才转船头特地寒,初无风色自生湍。

堤横湖面平分白,水拓天围分外宽。

一镜银涛三万顷,独龙玉脊百千蟠。

若为结屋芦花里,月笠云蓑把钓竿。

(0)

同李簿养直登秋屏

大范今无寺,秋屏故有基。

看山非不好,吊古却成悲。

行役真何苦,同来也未迟。

题诗只恶语,差胜不题诗。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